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语言狂欢到视听盛宴—大众文化视野下的“王朔现象”

发布时间:2021-05-19 11:03
  回顾和研究大众文化在中国的发展,王朔本人和“王朔现象”是其中绕不开的重要问题。“王朔现象”的产生,不仅在于王朔受到大众文化影响创作的小说,也包括了王朔尝试与影视的结合,改变了文学作品的传播方式和扩大了受众群体。“王朔现象”和大众文化之间产生了深刻的联系,其中体现了大众文化的多种特征。本文试图通过对王朔小说文本的细读,并对照其作品的影视改编与影视剧生产,从“王朔现象”走向成功到人文精神大讨论后逐渐没落,综合分析“王朔现象”与大众文化的多重关系,试图说明“王朔现象”的历史根源与深远影响,认为王朔小说及其影视剧一定程度上已经深入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其影响不仅仅限于文学和影视界。在具体分析中,本文探讨王朔如何运用小说语言塑造狂欢,赢得读者喜爱并取得商业成功,朝着大众文化方向迈出了第一步,然后分析了王朔小说改编的多部影视作品和亲自参与创作的影视剧,剖析王朔采取的影视改编策略获得不同于小说传达的全新表现形式和艺术特点,进一步在中国当代大众文化的发展中走向成功,形成“王朔现象”,最后从大众文化的角度全面分析“王朔现象”带来的启示和问题。 

【文章来源】:广西民族大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王朔小说研究
        二、王朔作品的影视改编和影视剧创作的研究
        三、“王朔现象”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一章 语言狂欢与王朔小说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与王朔小说创作
    第二节 王朔小说的独特叙事与语言
        一、大院生活和“新京味”
        二、戏谑的话语
        三、语言狂欢
第二章 视听盛宴:王朔小说的影视改编与影视剧生产
    第一节 王朔作品影视改编的特征
        一、调侃反讽
        二、向主流意识形态靠拢
        三、“第二种生活”的构造
        四、视听效果的表达
    第二节 王朔与影视剧生产
    第三节 影视改编的影响与困境
        一、影视改编的正面影响
        二、影视改编遇到的困境
第三章 王朔与中国大众文化发展的反思
    第一节 大众文化的发展与王朔矛盾的心态
    第二节 人文精神大讨论与“王朔现象”的终结
    第三节 重思“王朔现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转型时代里的喧嚣与潜流——八九十年代之际的王朔与王朔热[J]. 乐绍池.  东吴学术. 2017(01)
[2]从王朔作品看第三代京味文学的兴起与式微[J]. 张娟.  新余学院学报. 2016(06)
[3]没有笑声的文学史——以王朔为中心[J]. 黄平.  文艺争鸣. 2014(04)
[4]王朔:一直在编自己的故事[J].   电影. 2014(03)
[5]大众文化对王朔创作的影响[J]. 常丽纳.  文学教育(下). 2012(08)
[6]“狂欢”话语考——大众文化的兴起与九十年代文学的发生[J]. 梁鸿.  当代作家评论. 2009(05)
[7]走向狂欢——顽主型人格论[J]. 白浩.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8]论王朔小说的后现代文化特征[J]. 王金城.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4)
[9]小说创作与影视表现[J]. 莫言.  文史哲. 2004(02)
[10]精英文化的衰落与大众文化的兴起[J]. 陈钢.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4)

博士论文
[1]新时期以来文学戏仿现象研究[D]. 张悠哲.吉林大学 2013
[2]京味·市井·小说[D]. 于启莹.东北师范大学 2008
[3]20世纪90年代中国大众文艺研究[D]. 李明军.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王朔电影改编的台词研究[D]. 张冠军.山西师范大学 2017
[2]论王朔后期的创作心态[D]. 吴文丹.华东师范大学 2016
[3]大院文化视域下王朔小说中“顽主”形象研究[D]. 王佳.新疆师范大学 2015
[4]论王朔小说的影视改编[D]. 张艳阳.安徽大学 2014
[5]论王朔小说中的“顽主”形象[D]. 智宏伟.陕西师范大学 2014
[6]王朔小说的影像转化[D]. 周默涵.扬州大学 2012
[7]对90年代“躲避崇高”论争的再思考[D]. 张情雁.中央民族大学 2012
[8]论王朔小说的大众文化特质及其意义[D]. 陶明东.西北师范大学 2008
[9]论王朔小说的调侃艺术[D]. 张仁竞.河南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195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95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a44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