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梁五礼制度视域下的舆服类诗赋、公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21 13:03
礼制建构是关乎国家皇权正统的大事。南朝齐梁时代是五礼制度发育并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本文聚焦于齐梁五礼制度中的一个细小分支——舆服礼制,力图从诗赋、公牍中所涉及的舆服细节来考察这一时期的舆服礼制,考察五礼制度化的进程中所投射的一时代之政治文化内涵。从五礼与文学的特殊关联入手,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政治的需要催生、诱发了文学的创作,成为文学产生的原因之一;而这时期的部分文学也具有了政治的衍生性,部分文本其本身作为礼制的一部分得以确定规范下来,反映出了文学与政治间紧密的关系。本文的主体内容分为四部分内容展开叙述:第一章是齐梁五礼兴建的动因与内容及其对齐梁间士人士风士格乃至时风的形成影响。首先在阎步克先生观点的基础上明确了齐梁修撰五礼的动因,分析了齐梁时期的五礼内容上发生了新的变化。同时,五礼的制度化也在深刻的影响着这时期的士风士格乃至时风,对齐梁中上层人士的生活和信仰形成了不小的影响。第二章是对齐梁五礼制度视域下的涉及舆服类的诗赋的考察。一是对宫廷诗赋的分析,基于逯钦立先生的分类,对郊庙歌辞和燕射歌辞这类宫廷雅正的礼仪乐辞和皇家典礼集会中的释奠礼、冠礼和一些节日之会诗赋进行论述,明确其反映的...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五礼制度化与齐梁士风
第一节 齐梁五礼制度建立的动因及内容新变
一、齐梁五礼制度建立的动因
二、齐梁五礼制度的内容新变
第二节 齐梁五礼对士风的形成影响
一、齐梁嘉礼、军礼对士人文武双修的影响
二、齐梁婚丧礼俗对士人清简自守的影响
三、齐梁宾礼、凶礼的制度化与士人的处世哲学
四、齐梁五礼佛道化与士人的佛道化倾向
第二章 齐梁五礼制度视域下的涉舆服类诗赋
第一节 齐梁五礼中的舆服制度与宫廷诗赋
一、五礼舆服制度视角下的的郊庙歌辞、燕射歌辞
二、五礼舆服制度视角下的皇家庆典、雅集诗赋
三、五礼舆服制度视域下的朝会值守诗赋
第二节 齐梁五礼制度与文人日常服饰诗歌
一、舆服在婚嫁类诗歌中的文学内涵
二、舆服在节日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 齐梁五礼制度视域下的涉舆服类公牍文
第一节 藉田类奏议中所涉舆服蕴含的文化思考
第二节 舆服论题与丧葬类公牍的叙事构成
一、舆服对赙赗诏令叙事的作用
二、舆服对丧葬佛道化公牍叙事的作用
三、舆服对丧葬尚俭的公牍阐述的构建作用
第三节 舆服在宾礼中对政治文化的象征
一、舆服在政治文学中的文化象征
二、宾礼与文学的共生
第四章 齐梁五礼制度下涉舆服文学的后世影响
第一节 齐梁五礼制度对隋唐礼制建设的影响
一、隋唐礼制对齐梁五礼的传承与发展
二、隋唐礼制对齐梁五礼的革新与升华
第二节 对隋唐礼制诗、赋的影响——以舆服为观照点
一、隋唐祭祀、朝会舆服与典礼类诗赋
二、隋唐的宴飨、歌舞类服饰与公宴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皮弁、爵弁形制考[J]. 孙新梅.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02)
[2]萧梁五礼建设嬗更及其制度化意义[J]. 孙宝.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中国古代婚礼服色彩的演变与形成[J]. 朱曼.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01)
[4]南朝賵赙制度研究[J]. 杜林渊,郑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5]魏晋南北朝皇家宗庙礼制若干问题考辨——兼与梁满仓先生商榷[J]. 郭善兵. 中国史研究. 2015(02)
[6]从魏晋南北朝执手礼看礼文化的传承与更新[J]. 梁满仓.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3)
[7]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特征[J]. 蔡丽芬. 大舞台. 2014(12)
[8]梁大同三年佛立像衣带纹样的初步研究——兼谈蜀锦中的西域因素[J]. 师若予. 考古. 2014(11)
[9]菩萨引路:唐宋时期丧葬仪式中的引魂幡[J]. 王铭. 敦煌研究. 2014(01)
[10]古代冠蝉考释[J]. 吴爱琴. 中原文物. 2013(02)
博士论文
[1]南朝儒学与文学关系研究[D]. 邓成林.浙江大学 2016
[2]唐代舞蹈诗研究[D]. 杨名.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中古礼制建设概论:仪注学、故事学与礼官系统[D]. 闫宁.山东大学 2012
[4]南朝公牍文研究[D]. 黄燕平.浙江大学 2011
[5]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 罗祎波.苏州大学 2011
[6]经典与社会的互动:两晋礼学议题研究[D]. 邹远志.湖南大学 2010
[7]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 费泳.南京艺术学院 2007
[8]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 崔圭顺.东华大学 2007
[9]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 贾玺增.东华大学 2007
[10]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 张焕君.清华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南北朝出行仪仗图像研究[D]. 王霄凡.南京大学 2017
[2]唐及唐以前藉田奏议辑证[D]. 王田田.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建安时期文学中的服饰描写[D]. 刘振宇.天津师范大学 2017
[4]唐代早朝诗研究[D]. 肖彩虹.湘潭大学 2016
[5]《全唐诗》宴饮诗研究[D]. 张丁弋.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唐代宾礼研究[D]. 李丽艳.辽宁大学 2015
[7]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图案研究[D]. 李姗姗.北京林业大学 2015
[8]《周礼》车马类名物词汇考[D]. 安甲甲.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唐代典礼赋研究[D]. 韦晓兰.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0]礼仪教育与南朝社会风俗的变革[D]. 王俊艳.山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9754
【文章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及价值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五礼制度化与齐梁士风
第一节 齐梁五礼制度建立的动因及内容新变
一、齐梁五礼制度建立的动因
二、齐梁五礼制度的内容新变
第二节 齐梁五礼对士风的形成影响
一、齐梁嘉礼、军礼对士人文武双修的影响
二、齐梁婚丧礼俗对士人清简自守的影响
三、齐梁宾礼、凶礼的制度化与士人的处世哲学
四、齐梁五礼佛道化与士人的佛道化倾向
第二章 齐梁五礼制度视域下的涉舆服类诗赋
第一节 齐梁五礼中的舆服制度与宫廷诗赋
一、五礼舆服制度视角下的的郊庙歌辞、燕射歌辞
二、五礼舆服制度视角下的皇家庆典、雅集诗赋
三、五礼舆服制度视域下的朝会值守诗赋
第二节 齐梁五礼制度与文人日常服饰诗歌
一、舆服在婚嫁类诗歌中的文学内涵
二、舆服在节日类诗歌中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 齐梁五礼制度视域下的涉舆服类公牍文
第一节 藉田类奏议中所涉舆服蕴含的文化思考
第二节 舆服论题与丧葬类公牍的叙事构成
一、舆服对赙赗诏令叙事的作用
二、舆服对丧葬佛道化公牍叙事的作用
三、舆服对丧葬尚俭的公牍阐述的构建作用
第三节 舆服在宾礼中对政治文化的象征
一、舆服在政治文学中的文化象征
二、宾礼与文学的共生
第四章 齐梁五礼制度下涉舆服文学的后世影响
第一节 齐梁五礼制度对隋唐礼制建设的影响
一、隋唐礼制对齐梁五礼的传承与发展
二、隋唐礼制对齐梁五礼的革新与升华
第二节 对隋唐礼制诗、赋的影响——以舆服为观照点
一、隋唐祭祀、朝会舆服与典礼类诗赋
二、隋唐的宴飨、歌舞类服饰与公宴诗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仪礼·士冠礼》缁布冠、皮弁、爵弁形制考[J]. 孙新梅. 黄河科技大学学报. 2018(02)
[2]萧梁五礼建设嬗更及其制度化意义[J]. 孙宝. 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02)
[3]中国古代婚礼服色彩的演变与形成[J]. 朱曼.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7(01)
[4]南朝賵赙制度研究[J]. 杜林渊,郑瑞.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5]魏晋南北朝皇家宗庙礼制若干问题考辨——兼与梁满仓先生商榷[J]. 郭善兵. 中国史研究. 2015(02)
[6]从魏晋南北朝执手礼看礼文化的传承与更新[J]. 梁满仓. 江西社会科学. 2015(03)
[7]秦汉与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纹样特征[J]. 蔡丽芬. 大舞台. 2014(12)
[8]梁大同三年佛立像衣带纹样的初步研究——兼谈蜀锦中的西域因素[J]. 师若予. 考古. 2014(11)
[9]菩萨引路:唐宋时期丧葬仪式中的引魂幡[J]. 王铭. 敦煌研究. 2014(01)
[10]古代冠蝉考释[J]. 吴爱琴. 中原文物. 2013(02)
博士论文
[1]南朝儒学与文学关系研究[D]. 邓成林.浙江大学 2016
[2]唐代舞蹈诗研究[D]. 杨名.南京师范大学 2014
[3]中古礼制建设概论:仪注学、故事学与礼官系统[D]. 闫宁.山东大学 2012
[4]南朝公牍文研究[D]. 黄燕平.浙江大学 2011
[5]汉唐时期礼仪服饰研究[D]. 罗祎波.苏州大学 2011
[6]经典与社会的互动:两晋礼学议题研究[D]. 邹远志.湖南大学 2010
[7]七世纪前汉地佛像服饰研究[D]. 费泳.南京艺术学院 2007
[8]中国历代帝王冕服研究[D]. 崔圭顺.东华大学 2007
[9]中国古代首服研究[D]. 贾玺增.东华大学 2007
[10]魏晋南北朝丧服制度研究[D]. 张焕君.清华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南北朝出行仪仗图像研究[D]. 王霄凡.南京大学 2017
[2]唐及唐以前藉田奏议辑证[D]. 王田田.东北师范大学 2017
[3]建安时期文学中的服饰描写[D]. 刘振宇.天津师范大学 2017
[4]唐代早朝诗研究[D]. 肖彩虹.湘潭大学 2016
[5]《全唐诗》宴饮诗研究[D]. 张丁弋.东北师范大学 2015
[6]唐代宾礼研究[D]. 李丽艳.辽宁大学 2015
[7]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图案研究[D]. 李姗姗.北京林业大学 2015
[8]《周礼》车马类名物词汇考[D]. 安甲甲.西北师范大学 2014
[9]唐代典礼赋研究[D]. 韦晓兰.广西师范大学 2014
[10]礼仪教育与南朝社会风俗的变革[D]. 王俊艳.山西师范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19975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199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