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创造社前期小说中的情绪风景
发布时间:2021-05-22 01:03
随着中国小说的现代转型,自然环境书写已经成为一种创作追求,相关的理论也在逐渐地萌生,它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改变着中国小说的书写面貌,成为现代小说的审美特征。创造社前期小说追求灵魂与自然的结合,注重在景物描写中表现人物的主观情绪,其小说中的风景是一种情绪风景。本文立足文本细读和比较研究,聚焦于小说的自然背景,从风景的色彩与意象出发,以心理学中的情绪与情感为突破点,重点分析自然背景与人物情绪心理的关系,从风景的独特性、艺术特色和文学史地位等方面来论述创造社前期小说中的情绪风景。绪论部分从纵向和横向上讲述创造社前期小说风景的独特性与重要性,从研究对象、内容等方面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全面地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之处。论文正文分为三部分。第一章,首先,从心理学中的情感和情绪概念入手,对情感风景和情绪风景进行定义和区分,明确界限。情感风景是在景物描写中融入自己的情感,这种情感往往是稳定的、持久的,它相对情绪风景而言比较单一、情感平稳,在很长时间内不会产生较大变化,感情波动不如情绪强烈。情绪风景也是在风景中融入自己的情感,但是这种情感起伏波动大,情绪持续时间短,具有短暂性、情景性...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情绪风景的书写
第一节 风景的分类
(一)情感与情绪
(二)情感风景与情绪风景
第二节 “灵魂与自然的结合”:情绪风景的呈现
(一)风景描写与忧郁、感伤、灰冷的冷色调氛围
(二)风景描写与舒缓、温情、诗意的暖色调氛围
第三节 “情绪底赤子”:情绪风景产生的原因
(一)感伤的风景书写传统
(二)个人与现实:眼泪里的风景
第二章 创造社前期小说中情绪风景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风景描写与看风景的人
(一)“层林尽染”:风景渲染烘托
(二)“灰色的鸟”:风景的象征性
(三)“深林月夜”:风景的暗示性
第二节 风景描写与眼睛里的风景
(一)“主观型”与“混合型”的视角
(二)风景与艺术镜头扑捉
第三节 风景描写与风景语言的多样化
(一)主观情绪的词语与舒缓的长句
(二)词汇的“杂驳”与表达的陌生化
第三章 情绪风景的地位与艺术贡献
第一节 情绪风景在小说发展史的地位
(一)对“寄情山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二)与“五四”“人的文学”观一脉相承
第二节 情绪风景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
(一)风景描写与小说散文化
(二)风景的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00683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7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情绪风景的书写
第一节 风景的分类
(一)情感与情绪
(二)情感风景与情绪风景
第二节 “灵魂与自然的结合”:情绪风景的呈现
(一)风景描写与忧郁、感伤、灰冷的冷色调氛围
(二)风景描写与舒缓、温情、诗意的暖色调氛围
第三节 “情绪底赤子”:情绪风景产生的原因
(一)感伤的风景书写传统
(二)个人与现实:眼泪里的风景
第二章 创造社前期小说中情绪风景的艺术特色
第一节 风景描写与看风景的人
(一)“层林尽染”:风景渲染烘托
(二)“灰色的鸟”:风景的象征性
(三)“深林月夜”:风景的暗示性
第二节 风景描写与眼睛里的风景
(一)“主观型”与“混合型”的视角
(二)风景与艺术镜头扑捉
第三节 风景描写与风景语言的多样化
(一)主观情绪的词语与舒缓的长句
(二)词汇的“杂驳”与表达的陌生化
第三章 情绪风景的地位与艺术贡献
第一节 情绪风景在小说发展史的地位
(一)对“寄情山水”文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二)与“五四”“人的文学”观一脉相承
第二节 情绪风景对现代小说艺术的贡献
(一)风景描写与小说散文化
(二)风景的异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20068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006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