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张谦宜格调诗学的构成与渊源

发布时间:2021-05-22 02:18
  清初诗人张谦宜以格调论诗,内容主要围绕风格的评述、诗体的辨析以及诗法的建构三个方面展开。其中很多诗学观念与诗学精神都源于其师杨师亮、七子诗学以及山东地域诗学的影响。这一点已为学界所共知,但是,有关毛先舒与张谦宜的关联,却绝少发明。张谦宜格调诗学在审美理想、性情抒写、经典建构与雅化情怀上都与毛先舒的诗论有着紧密的承续或同构关系。实质上,张谦宜通过整合前代,以毛先舒的内向式审美纠正七子格调的叫嚣,以七子格调的重气力挽救毛先舒重韵致的疲软,从而建立起了一套讲究正大、陡健、匀称、紧致之美的新格调说。它不仅丰富了清初格调诗学的内容,同时也启发了后来诸多格调论者的新思路。 

【文章来源】: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33(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引 言
一、风格的论述与理想的审美
二、诗体的辨析与诗法的构成
三、承变之间:张谦宜与毛先舒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张谦宜《絸斋诗谈》与清初格调诗学的承传[J]. 蒋寅.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3)



本文编号:32007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007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e2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