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共产国际派”与鲁讯形象建构(1936—1945)

发布时间:2021-05-27 11:10
  1936年—1945年鲁迅逝世后的十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关系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这个阶段也是中共中央内部领导权力逐渐变动以及中苏关系转变的关键时期,鲁迅形象建构的背后涉及的正是三四十年代之交历史的各种重要关节点。论文试图呈现这个时期以王明、张闻天、萧三为代表的“共产国际派”的鲁迅形象建构的历史脉络,毛泽东的鲁迅话语、延安文人的鲁迅观、国统区的鲁迅形象建构都构成了文本的对话对象。论文所使用的“共产国际派”的概念具体指涉的是有过留苏背景、与共产国际有着或有过较密切关系的、在中共宣传或政策制定起到重要作用的中共早期领导人或文化人,主要以王明、张闻天、萧三为代表。“共产国际派”对鲁迅形象的建构在相似的立场中也存在着内部的差异,随着历史化的复杂进程,其话语内涵和思想逻辑的发展也在不断变迁。这不仅涉及到不同立场中政治合法化诉求与策略,领导权和话语权的博弈,也关系到整合文化资源的尝试,对鲁迅所代表的“五四”传统和左翼文学资源的重塑,对瞿秋白左翼传统的嬗变,同时也表现了在毛泽东话语规范建立过程中呈现出的中共内部话语冲突和缝合的复杂状态。论文主要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探讨了鲁迅逝世初期,统一战线下的“...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鲁迅”从上海到延安
    二、相关研究动态
第一章 统一战线中的“中国的高尔基”
    第一节 “中国的高尔基”的内部差异
    第二节 统一战线中作为话语争夺场的“鲁迅”
第二章 作为中华民族新文化方向和新文学传统的“鲁迅”
    第一节 从“彻底的民主主义者”到“社会主义者”
    第二节 “五四”新文学资源的整合与重塑
第三章 编辑出版《鲁迅论文选集》的策略
    第一节 “选择”与“塑造”:《鲁迅论文选集》中的“鲁迅”
    第二节 “批评”与“限定”:左翼传统的嬗变及其影响
结语 消逝的影响:“共产国际派”的鲁迅形象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国民党为何没有封杀鲁迅[J]. 董寅生.  文史博览. 2015(06)
[2]高尔基在中国与“中国的高尔基”[J]. 吴晓东.  文艺争鸣. 2015(03)
[3]20世纪革命框架下解读左翼文化-政治结构及其理论家——以冯雪峰为线索[J]. 张欢.  文艺争鸣. 2015(03)
[4]1950年代唐弢的鲁迅话语生产及文化心态[J]. 刘绪才.  文艺争鸣. 2015(03)
[5]论延安时期张闻天的文艺思想[J]. 张根柱,付道磊.  临沂大学学报. 2014(05)
[6]建国之前鲁迅形象的多维建构和递嬗[J]. 禹权恒.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6)
[7]延安时期中共中央机关报纸考察[J]. 王亚运.  党史文苑. 2014(06)
[8]选集运作与鲁迅社会身份的建构(1932-1949)[J]. 罗执廷.  鲁迅研究月刊. 2013(12)
[9]毛泽东、张闻天新民主主义文化思想比较研究[J]. 詹舒畅.  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2013(01)
[10]延安文艺建构时期的鲁迅研究[J]. 何满仓,任海峰.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3)

博士论文
[1]中国共产党对三民主义认识的演变研究(1921-1949)[D]. 赫坚.东北师范大学 2012
[2]宿命的召唤[D]. 袁盛勇.复旦大学 2004

硕士论文
[1]延安时期的“鲁迅”与萧军[D]. 冉思尧.延安大学 2012
[2]鲁迅与延安文艺[D]. 冀卫霞.延安大学 2011
[3]延安时期鲁迅现象研究[D]. 任海峰.延安大学 2010
[4]延安时期张闻天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D]. 罗晓君.延安大学 2010
[5]战时国统区的鲁迅话语[D]. 周淑.西南大学 2010
[6]论张闻天的新民主主义理论[D]. 成京武.西南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2074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074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da3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