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论诗诗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23 12:11
本文结合论诗诗的发展及诗学观念源流,以杨万里的论诗诗为研究对象,主要考察杨万里论诗诗的内容与形式、诗学观及批评方法,充分挖掘出其对前人的继承和自己的创新之处,进而对杨万里的论诗诗的成就及其诗学批评素养作出评价。文章主体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定义论诗诗的概念,考察论诗诗的起源与发展,梳理宋代至杨万里所处时期论诗诗的发展脉络。论诗诗概念古已有之,古人多题为为论诗绝句,今统称为论诗诗。本文根据所选研究范围,采取了广义的论诗诗概念,即一切涉及到诗歌评论的诗与诗句。论诗诗起源于诗经,经魏晋南北朝的发展之后,成熟于唐代,至宋代愈加形式多样,内容复杂。第二章解读杨万里论诗诗的内容和形式,先对其论诗诗中涉及到的诗人诗作的评论、创作经验的阐发进行细致的考察。杨万里论诗诗主要评论对象可以划分为宋代以前的诗人和宋代诗人,从评论诗人的数量和评论的详略来看,整体上后者优于前者。杨万里的创作观点可以归纳为诗歌取材论和诗歌美学论,诗歌取材论主张向自然取材,书写山川风物;诗歌美学论则是大力提倡“清”、“新”、“奇”、“妙”、“瘦”的特色美学风尚。然后分析杨万里论诗诗的形式,杨万里的论诗诗诸体兼备,其论诗诗的形式主要有...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杨万里论诗诗研究综述
(一) 国内杨万里论诗诗的整理与研究
(二) 国外杨万里诗歌与诗学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论诗诗概念界定及至南宋初期的发生发展
第一节 论诗诗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诗诗的起源与发展
一、论诗诗的起源
二、论诗诗在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三、论诗诗在唐代的发展
第三节 宋代论诗诗的概况
一、北宋论诗诗风貌
二、南宋初期论诗诗概述
第二章 杨万里论诗诗简述
第一节 杨万里论诗诗的内容
一、品评诗人诗作的论诗诗
二、阐释创作经验的论诗诗
第二节 杨万里论诗诗的形式
一、赠答评诗
二、唱和评诗
三、题跋评诗
第三章 杨万里论诗诗中的诗学观
第一节 “诗味”论
一、“晚唐异味”的旨归与内涵
二、以“味”论诗的美学渊源与拓展
第二节 “诗法”论
一、“法”与“无法”的矛盾
二、“活法”作诗对江西诗派的超越
第三节 “透脱”论
一、“学诗须透脱”
二、理学与禅学的影响
第四节 “感兴”论
一、“兴到漫成诗”的写作方式
二、诗风扭转:以“兴”代“凑泊”
第四章 杨万里论诗诗的方法特色
第一节 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读者感受批评
二、意象批评
三、断章摘句批评
四、知人论世兼品第高下
第二节 以诗论诗的禅趣与谐趣
一、以修禅喻学诗
二、轻松活泼的品评方式
结语:杨万里论诗诗成就及其诗学批评素养
一、杨万里的诗歌素养与诗歌评论的得失
二、杨万里的诗学观念及其创作的影响
三、杨万里对论诗诗的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经验中的“以香为美”——嗅觉美初探[J]. 祁志祥.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7)
[2]风味 感兴 透脱——杨万里诗学思想刍议[J]. 吴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3]加拿大汉学:从古典到现当代与海外华人文学[J]. 梁丽芳. 华文文学. 2013(03)
[4]杨万里易学与诗学[J]. 李瑞卿. 周易研究. 2013(03)
[5]日本学者浅见洋二的宋代诗学研究[J]. 邱美琼,杨素霞.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6]“晚唐异味”与诚斋诗的底蕴[J]. 丁功谊. 文化学刊. 2012(02)
[7]中国诗学思想史上的新开拓——杨万里以“兴”为中心的诗学理论[J]. 徐文茂. 学术月刊. 2011(10)
[8]杨万里活法诗的泛生命化特征及其易学思想渊源[J]. 程刚. 中国韵文学刊. 2011(04)
[9]论杨万里的“诗味说”[J]. 杨理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日本学者横山伊势雄的宋诗研究[J]. 邱美琼. 船山学刊. 2010(04)
博士论文
[1]唐代论诗诗研究[D]. 朱大银.陕西师范大学 2008
[2]杨万里思想研究[D]. 张玖青.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诚斋诗学研究[D]. 李利霞.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4915
【文章来源】:华中师范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2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意义
二、杨万里论诗诗研究综述
(一) 国内杨万里论诗诗的整理与研究
(二) 国外杨万里诗歌与诗学的研究成果
三、研究目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论诗诗概念界定及至南宋初期的发生发展
第一节 论诗诗概念界定
第二节 论诗诗的起源与发展
一、论诗诗的起源
二、论诗诗在汉魏晋南北朝的发展
三、论诗诗在唐代的发展
第三节 宋代论诗诗的概况
一、北宋论诗诗风貌
二、南宋初期论诗诗概述
第二章 杨万里论诗诗简述
第一节 杨万里论诗诗的内容
一、品评诗人诗作的论诗诗
二、阐释创作经验的论诗诗
第二节 杨万里论诗诗的形式
一、赠答评诗
二、唱和评诗
三、题跋评诗
第三章 杨万里论诗诗中的诗学观
第一节 “诗味”论
一、“晚唐异味”的旨归与内涵
二、以“味”论诗的美学渊源与拓展
第二节 “诗法”论
一、“法”与“无法”的矛盾
二、“活法”作诗对江西诗派的超越
第三节 “透脱”论
一、“学诗须透脱”
二、理学与禅学的影响
第四节 “感兴”论
一、“兴到漫成诗”的写作方式
二、诗风扭转:以“兴”代“凑泊”
第四章 杨万里论诗诗的方法特色
第一节 批评方法的综合运用
一、读者感受批评
二、意象批评
三、断章摘句批评
四、知人论世兼品第高下
第二节 以诗论诗的禅趣与谐趣
一、以修禅喻学诗
二、轻松活泼的品评方式
结语:杨万里论诗诗成就及其诗学批评素养
一、杨万里的诗歌素养与诗歌评论的得失
二、杨万里的诗学观念及其创作的影响
三、杨万里对论诗诗的贡献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审美经验中的“以香为美”——嗅觉美初探[J]. 祁志祥. 江西社会科学. 2014(07)
[2]风味 感兴 透脱——杨万里诗学思想刍议[J]. 吴晟.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4(01)
[3]加拿大汉学:从古典到现当代与海外华人文学[J]. 梁丽芳. 华文文学. 2013(03)
[4]杨万里易学与诗学[J]. 李瑞卿. 周易研究. 2013(03)
[5]日本学者浅见洋二的宋代诗学研究[J]. 邱美琼,杨素霞.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4)
[6]“晚唐异味”与诚斋诗的底蕴[J]. 丁功谊. 文化学刊. 2012(02)
[7]中国诗学思想史上的新开拓——杨万里以“兴”为中心的诗学理论[J]. 徐文茂. 学术月刊. 2011(10)
[8]杨万里活法诗的泛生命化特征及其易学思想渊源[J]. 程刚. 中国韵文学刊. 2011(04)
[9]论杨万里的“诗味说”[J]. 杨理论.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01)
[10]日本学者横山伊势雄的宋诗研究[J]. 邱美琼. 船山学刊. 2010(04)
博士论文
[1]唐代论诗诗研究[D]. 朱大银.陕西师范大学 2008
[2]杨万里思想研究[D]. 张玖青.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诚斋诗学研究[D]. 李利霞.山东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244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4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