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门四学士”经学考论 ——兼谈经学对文学的影响
发布时间:2021-07-10 01:36
继中唐经学“变古”之风兴起之后,在朝廷“右文”政策与庆历学风的影响下,北宋经学呈现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态势。“苏氏蜀学”正是在此环境下孕育而出的经学流派。“苏门四学士”黄庭坚、秦观、张耒、晁补之四人,作为其中重要的成员,同时也是苏轼文人集团、政治集团的骨干。宋代士人集官僚、学者、文人于一体的时代特征,决定了“苏门四学士”经学思想成因的复杂性。“四学士”科考、从教的经历使其经学与荆公新学有所联结,而苏门众人的交游、酬唱、结党,又加深了“四学士”与苏氏蜀学的因缘。“苏门四学士”的经学著作虽然数量不多,但题材涵盖广泛,内容特征鲜明。黄庭坚说《论》、《孟》,以“圣学”为其最高范畴,推崇孔、孟、杨雄,倡导以己之心体会圣人之境,以达于“圣道”的治学方法。张耒解《诗》,饱含着讽喻时政的事功之心,更以文解经,迥异于别家《诗》说。其说礼则意在用世,视礼如法。晁补之论《春秋》,以《左传》为说,发褒贬之旨,阐史家之意。秦观说《易》,参合老庄,长于思辨,深于义理。“四学士”的经学论著,既展现出各自独到的学术见解,又反映出相同的时代面貌,有着宝贵的经学与文学价值。“苏门四学士”作为北宋重要的文学家,其所著诗文...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苏门四学士”的生平与交谊
(二)“苏门四学士”的儒学思想
(三)“苏氏蜀学”研究
(四) 经学与文学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背景
一、经学“变古”
二、宋学渊源
三、新学独尊
第二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师承
一、苏门交谊
二、经学授受
三、蜀学影响
第三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成就
一、黄庭坚与熙宁官学
二、张耒《诗》学与礼学
(一)《诗》论中的事功之心
(二)《诗》论中的文人之旨
(三)张耒礼学
三、晁补之《春秋》学
(一)体例特征
(二)褒贬用意
(三)经学风貌
四、秦观易学
第四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与文学
一、文本写作
二、思想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秦观的策论[J]. 刘勇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2]苏轼“大全之道”之学[J]. 叶平. 求索. 2009(09)
[3]苏轼与张耒[J]. 孔凡礼.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4]“宋学”、“理学”与“理学化经学”[J]. 姜广辉. 哲学研究. 2007(09)
[5]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儒学转型[J]. 周淑萍. 史学月刊. 2007(08)
[6]苏门酬唱与宋调的发展[J]. 马东瑶. 文学遗产. 2005(01)
[7]从《四书》学看北宋理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的异同[J]. 肖永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8]“经义”考[J].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9]从少公之客到长公之徒———论张耒与二苏的关系[J]. 崔铭. 求是学刊. 2002(03)
[10]秦观的入仕心态与散文创作[J]. 方笑一. 泰安师专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D]. 朱晓青.武汉大学 2013
[2]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D]. 孙海燕.北京语言大学 2008
[3]苏门六君子交谊考论[D]. 张丽华.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黄庭坚哲学思想研究[D]. 徐国娟.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张耒散文研究[D]. 陈蔚蔚.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秦观的思想观念简论[D]. 雷宁.陕西师范大学 2007
[4]蜀党与北宋党争[D]. 李真真.山东大学 2007
[5]秦观散文特色初探[D]. 宋雪松.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4915
【文章来源】:辽宁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8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一)“苏门四学士”的生平与交谊
(二)“苏门四学士”的儒学思想
(三)“苏氏蜀学”研究
(四) 经学与文学研究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一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背景
一、经学“变古”
二、宋学渊源
三、新学独尊
第二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师承
一、苏门交谊
二、经学授受
三、蜀学影响
第三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成就
一、黄庭坚与熙宁官学
二、张耒《诗》学与礼学
(一)《诗》论中的事功之心
(二)《诗》论中的文人之旨
(三)张耒礼学
三、晁补之《春秋》学
(一)体例特征
(二)褒贬用意
(三)经学风貌
四、秦观易学
第四章“苏门四学士”的经学与文学
一、文本写作
二、思想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秦观的策论[J]. 刘勇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6)
[2]苏轼“大全之道”之学[J]. 叶平. 求索. 2009(09)
[3]苏轼与张耒[J]. 孔凡礼.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8(09)
[4]“宋学”、“理学”与“理学化经学”[J]. 姜广辉. 哲学研究. 2007(09)
[5]宋代孟子升格运动与宋代儒学转型[J]. 周淑萍. 史学月刊. 2007(08)
[6]苏门酬唱与宋调的发展[J]. 马东瑶. 文学遗产. 2005(01)
[7]从《四书》学看北宋理学、荆公新学、苏氏蜀学的异同[J]. 肖永明.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8]“经义”考[J]. 方笑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9]从少公之客到长公之徒———论张耒与二苏的关系[J]. 崔铭. 求是学刊. 2002(03)
[10]秦观的入仕心态与散文创作[J]. 方笑一. 泰安师专学报. 2002(01)
博士论文
[1]苏门六弟子散文研究[D]. 朱晓青.武汉大学 2013
[2]黄庭坚的佛禅思想与诗学实践[D]. 孙海燕.北京语言大学 2008
[3]苏门六君子交谊考论[D]. 张丽华.浙江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黄庭坚哲学思想研究[D]. 徐国娟.华中科技大学 2010
[2]张耒散文研究[D]. 陈蔚蔚.福建师范大学 2009
[3]秦观的思想观念简论[D]. 雷宁.陕西师范大学 2007
[4]蜀党与北宋党争[D]. 李真真.山东大学 2007
[5]秦观散文特色初探[D]. 宋雪松.东北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274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74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