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子建小说的地域文化风景及其精神价值
发布时间:2021-07-18 18:12
故乡为作家的成长提供了独特的文化场域,对作家一生的创作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迟子建作为一名黑龙江作家,出生和成长在这片具有浓郁地域文化特征的黑土地上,从童年时期起接受独特地域文化的熏陶,而在其后的文学创作中具有一种坚守地域书写的自觉性。迟子建自文学创作以来,始终凝视着故乡的大地和家乡的人们,用深情的笔触描画东北充满灵性的自然风物,深入地展现故乡人们内心的纯良,展示了黑土地上独有的地域性文化风景。第一章“高纬度的苦寒世界”从故乡情结和民间文化立场两个角度来分析迟子建文学创作与乡土文化的关系。迟子建出生在北极村,故乡具有灵性的自然风貌启迪了她的创作灵感。在文学创作中,迟子建立足乡土,在作品中通过对自然生态与传统文化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精神诉求,通过对故乡人物日常生活的描述,为读者展现了一幅东北乡土世界的生活画卷。第二章“神话镜像中的生命伦理”主要是从护佑原始风景的诗意灵性和文化溃败中的精神坚守这两方面分析迟子建小说创作中地域性的深刻内涵。随着现代文明的高速发展,原始生态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在剧烈的历史错动中,原始文明受到冲击,记忆中的家园也正在烟消云散。面对当下精神与文化双重溃败的景象,作...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纬度的苦寒世界
第一节 北极村:文学梦开始的地方
第二节 难舍的故乡情结
第三节 坚定的民间立场
第二章 神话镜像中的生命伦理
第一节 依存大生态系统的生命选择
第二节 护佑原始风景的诗意灵性
第三节 文化溃败中的精神坚守
第三章 萨满文化的精神价值
第一节 仪式:泛神信仰中的敬畏感
第二节 神歌:集体心灵的咏叹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对萧红的影响[J]. 季红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重构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叙事传统——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J]. 李遇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4)
[3]民间信仰影响下沈从文、迟子建对“神性”生命世界的构筑[J]. 易瑛. 中国文学研究. 2017(01)
[4]现代性视域中迟子建小说的生态关怀[J]. 张东丽. 东岳论丛. 2015(11)
[5]论萨满神歌对迟子建跨民族书写的推动及其功能[J]. 刘春玲. 学术交流. 2014(10)
[6]抒情性:走在文学的回乡路上——略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当下意义[J]. 杨姿. 文学评论. 2014(05)
[7]鲁迅批判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以萧红、迟子建对萨满文化的接受差异为例[J]. 刘钊. 鲁迅研究月刊. 2014(01)
[8]“落在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论《额尔古纳河右岸》生命自然神性的演绎[J]. 李芳. 当代文坛. 2013(05)
[9]论迟子建新世纪以降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J]. 于敏. 当代文坛. 2012(06)
[10]黑土地上的温情与韧性——北大荒女性写作论[J]. 李雪. 文艺评论. 2011(11)
博士论文
[1]黑土地的守望者[D]. 徐日君.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生命向着诗性敞开[D]. 丛琳.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 张雪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D]. 韩春燕.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迟子建小说的仪式书写[D]. 牛娟.河北大学 2017
[2]迟子建小说的自然“复魅”书写[D]. 焦明明.河北大学 2017
[3]迟子建小说神性元素研究[D]. 胡治珍.山东大学 2017
[4]论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D]. 胡振梅.淮北师范大学 2016
[5]论满—通古斯语族萨满文化对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影响[D]. 王四维.杭州师范大学 2016
[6]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两难选择—迟子建文化立场研究[D]. 叶小平.重庆师范大学 2016
[7]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迟子建作品研究[D]. 褚紫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6
[8]迟子建小说底层叙事研究[D]. 张德成.安徽大学 2016
[9]萨满信仰与新时期东北文学的文化书写[D]. 王宏宇.青海民族大学 2015
[10]论迟子建小说中的风景叙事[D]. 戈丽琴.浙江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90100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高纬度的苦寒世界
第一节 北极村:文学梦开始的地方
第二节 难舍的故乡情结
第三节 坚定的民间立场
第二章 神话镜像中的生命伦理
第一节 依存大生态系统的生命选择
第二节 护佑原始风景的诗意灵性
第三节 文化溃败中的精神坚守
第三章 萨满文化的精神价值
第一节 仪式:泛神信仰中的敬畏感
第二节 神歌:集体心灵的咏叹调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著作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鲁迅对萧红的影响[J]. 季红真.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2]重构中国长篇历史小说的叙事传统——论迟子建的长篇小说《伪满洲国》[J]. 李遇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04)
[3]民间信仰影响下沈从文、迟子建对“神性”生命世界的构筑[J]. 易瑛. 中国文学研究. 2017(01)
[4]现代性视域中迟子建小说的生态关怀[J]. 张东丽. 东岳论丛. 2015(11)
[5]论萨满神歌对迟子建跨民族书写的推动及其功能[J]. 刘春玲. 学术交流. 2014(10)
[6]抒情性:走在文学的回乡路上——略论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当下意义[J]. 杨姿. 文学评论. 2014(05)
[7]鲁迅批判传统文化的精神延续——以萧红、迟子建对萨满文化的接受差异为例[J]. 刘钊. 鲁迅研究月刊. 2014(01)
[8]“落在土里的骨头也会发芽”——论《额尔古纳河右岸》生命自然神性的演绎[J]. 李芳. 当代文坛. 2013(05)
[9]论迟子建新世纪以降小说创作中的宗教情怀[J]. 于敏. 当代文坛. 2012(06)
[10]黑土地上的温情与韧性——北大荒女性写作论[J]. 李雪. 文艺评论. 2011(11)
博士论文
[1]黑土地的守望者[D]. 徐日君.东北师范大学 2013
[2]生命向着诗性敞开[D]. 丛琳.辽宁师范大学 2011
[3]中国当代汉族作家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研究[D]. 张雪艳.陕西师范大学 2010
[4]当代东北地域文化小说论[D]. 韩春燕.吉林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迟子建小说的仪式书写[D]. 牛娟.河北大学 2017
[2]迟子建小说的自然“复魅”书写[D]. 焦明明.河北大学 2017
[3]迟子建小说神性元素研究[D]. 胡治珍.山东大学 2017
[4]论迟子建小说的民间维度[D]. 胡振梅.淮北师范大学 2016
[5]论满—通古斯语族萨满文化对迟子建小说创作的影响[D]. 王四维.杭州师范大学 2016
[6]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两难选择—迟子建文化立场研究[D]. 叶小平.重庆师范大学 2016
[7]生态美学视域下的迟子建作品研究[D]. 褚紫玲.南京师范大学 2016
[8]迟子建小说底层叙事研究[D]. 张德成.安徽大学 2016
[9]萨满信仰与新时期东北文学的文化书写[D]. 王宏宇.青海民族大学 2015
[10]论迟子建小说中的风景叙事[D]. 戈丽琴.浙江师范大学 2015
本文编号:32901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2901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