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卢前戏曲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30 10:05

  本文关键词:卢前戏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卢前(1905-1951),江苏南京人,是曲学大师吴梅先生最为得意的弟子之一,在二十世纪前期,特别是三、四十年代的文学界,是一个极为活跃的人物,他一生在散曲创作、诗词创作、剧曲的创作、戏曲史论等领域取得了多方面的成就,此外他十分重视古典戏曲文献的搜集、整理和刊刻,是一位全面的戏曲家。 建国初期,,学术界对于卢前的学术成就一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改革开放以来,才开始较多关注。随着对其研究数量的增多,关于卢前作为曲学家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与他所取得的戏曲学成就相比,还是不够的,从中也能发现一些问题。基于前辈学者的研究基础,本文以卢前的生平与交游为背景,以其戏曲创作和戏曲史论为研究对象,全面、系统地分析其剧作的思想性与艺术特征,并通过对其提出的主要戏曲史学观点进行分析研究,管窥卢前曲学研究的特点,完整呈现卢前的戏曲学成就。 全文共由四部分组成。 绪论部分,介绍目前学术界对卢前的研究现状。自上世纪末迄今,对卢前的关注呈现出由赏评到对其作品和理论进行较为全面的研究趋势,但总体来看,研究力量主要集中在卢前散曲和诗词创作方面,对其戏曲创作和戏曲史论的研究略显薄弱,因此,卢前的戏曲创作和曲学研究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对一位全面的戏曲家做如上研究其价值也是不言自明的。 第二部分,卢前生平与戏曲交游。通过对卢前生平、戏曲交游的考述,比较真实地展现了卢前的人生经历和精神面貌,对其生平经历的把握更利于我们准确理解其剧作的思想性和艺术特征。他师从于曲学大师吴梅,与青木正儿有学术往来,在老师的教导下,他开始散曲创作,其创作的杂剧《饮虹五种》吴梅给予很高的评价,这些交往均在一定程度上渗透在他的戏曲学成果中。 第三部分,卢前戏曲创作与翻译。卢前创作的五种一折短杂剧,集名为《饮虹五种》刊印,都采用传统北曲体制,不是简单的模仿,是基于作者对南北曲深刻见解的作品,且都有较强的思想性,充分表达了卢前对历史人物的感慨和评价;对于《楚凤烈传奇》,卢前希望该剧可以在剧场舞台上演出,所以比一般传奇稍短一些,作品借历史人物的卫国精神来鼓舞当时人们抵抗外来侵略的士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其用南曲翻译的印度著作《沙恭达罗》译作《孔雀女》,歌颂了纯真的爱情。 第四部分,卢前戏曲学研究。以卢前的《中国戏剧概论》和《明清戏曲史》为主要研究对象,择取他对短剧的研究、对“花部”的重视、对话剧输入的关注以及对中国戏曲起源的探讨等诸多曲学问题展开,见出卢前曲学研究的特点。 卢前在戏曲领域的贡献,从剧目创作来看,无论是短杂剧还是传奇,都很有特点。而他的《明清戏曲史》为后来学者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中国戏剧概论》则是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戏曲通史。总之,卢前不论是在戏剧创作方面还是在戏曲史理论研究方面,都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意义。
【关键词】:卢前 《饮虹五种》 《明清戏曲史》 《中国戏剧概论》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809.2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0
  • 1 绪论10-14
  • 1.1 研究综述10-12
  • 1.1.1 基本研究状况10
  • 1.1.2 研究特点10-12
  • 1.2 选题的目的、意义12-14
  • 2 卢前生平及戏曲交游14-22
  • 2.1 卢前生平14-19
  • 2.1.1 少年多才(1905—1926)14-16
  • 2.1.2 青年任重(1926—1937)16-17
  • 2.1.3 壮年得志(1937—1949)17-18
  • 2.1.4 闲居后病逝(1949—1951)18-19
  • 2.2 卢前戏曲交游19-22
  • 2.2.1 吴梅与卢前19-20
  • 2.2.2 青木正儿与卢前20-22
  • 3 卢前戏曲创作与翻译22-40
  • 3.1 短杂剧创作22-30
  • 3.1.1 《饮虹五种》概述22-23
  • 3.1.2 《饮虹五种》主题及艺术特色23-29
  • 3.1.3 小结29-30
  • 3.2 传奇创作30-35
  • 3.2.1 《楚凤烈》创作时间与版本情况30
  • 3.2.2 《楚凤烈》体例、主题及艺术特色30-35
  • 3.3 译著《孔雀女》35-40
  • 3.3.1 翻译时间与版本35
  • 3.3.2 译序分析35-37
  • 3.3.3 《孔雀女》思想与艺术特色37-40
  • 4 卢前戏曲学研究40-52
  • 4.1 《明清戏曲史》概要40-41
  • 4.2 《明清戏曲史》若干曲学问题41-43
  • 4.2.1 明清戏曲的特点41
  • 4.2.2 明清传奇的结构41-42
  • 4.2.3 明清短剧的流行42-43
  • 4.3 《中国戏剧概论》概要43-44
  • 4.4 《中国戏剧概论》若干曲学问题44-52
  • 4.4.1 戏曲起源问题44-47
  • 4.4.2 话剧输入问题47
  • 4.4.3 花部崛起问题47-52
  • 5 结语52-54
  • 致谢54-56
  • 参考文献56-5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悦;;“词有别才兼本色”——浅论卢前的尊体意识[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1年10期

2 杨栋;卢前对近代散曲学的贡献[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2期

3 李跃忠;;略论卢前《中国戏剧概论》的贡献与不足[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4 蔡永明;解玉峰;;卢冀野:一位被遗忘的曲学大家[J];古典文学知识;2003年04期

5 卢PS;;卢前和中国曲学[J];古典文学知识;2010年01期

6 李晓梅;;当代视野下的“现代性”解读——浅析卢前文学思想中的现代因素[J];甘肃高师学报;2012年01期

7 张新华;;近二十年卢前研究述评[J];大众文艺;2013年06期

8 张勇;江倩;;新与旧的碰撞——论卢前的新诗创作[J];名作欣赏;2009年17期

9 李晓梅;;卢前的短剧研究及其短剧创作[J];青海民族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年01期

10 吴悦;;从《望江南·饮虹|论清词百家》看卢前词史观[J];文学界(理论版);2011年10期


  本文关键词:卢前戏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366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366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05f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