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宗四佐:西昆体的渊源及生成
发布时间:2021-10-05 14:18
西昆体的形成是宋初杨亿、刘筠等人共同探寻诗歌发展方向的结果。五代诗集的选录和绮丽诗风的延续等因素促成了温李等人诗歌的重点传播与地位提升,从而确立西昆体的效仿对象为"一宗四佐"。西昆诗人在诗题诗句、双声叠韵对、以丽词咏物和感伤主义等方面取法"一宗四佐",并在用典和雅俗结合方面作了深化。西昆诗人的深化不仅使西昆体成为一种新诗体,而且也确立了西昆体的诗歌史意义。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五代:温李等人诗歌的重点传播与地位提升
二、“一宗四佐”:西昆诗人效仿对象的确立
三、西昆诗人对“一宗四佐”的承袭
四、西昆诗人对“一宗四佐”的深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J]. 刘学锴.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3)
博士论文
[1]后期“西昆派”研究[D]. 段莉萍.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9916
【文章来源】: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41(04)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五代:温李等人诗歌的重点传播与地位提升
二、“一宗四佐”:西昆诗人效仿对象的确立
三、西昆诗人对“一宗四佐”的承袭
四、西昆诗人对“一宗四佐”的深化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李义山诗与唐宋婉约词[J]. 刘学锴. 安徽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03)
博士论文
[1]后期“西昆派”研究[D]. 段莉萍.四川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199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4199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