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中的麻风——1980年代先锋小说的形式与异托邦
发布时间:2021-10-27 14:44
<正>1986年,先锋文学有两篇经典性的小说出世,一篇是莫言发表在《人民文学》1986年第3期上的《红高粱》,一篇是马原发表在《收获》1986年第5期上的《虚构》,前者写到了麻风病患者,后者写的是麻风村,构成了"文学中的麻风"问题,值得特别讨论。在欧美文学研究中,"文学中的麻风"是一个蔚为大观的课题,牵涉的方面相当广泛。(1)在中国文学研究中,也陆续有一些学者关注类似的课题,(2)但尚有待于展开。这一方面是因为在中国文学中,关于麻风的书写并不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走出“第三世界”
二、传统的遗存
三、现代桃花源
四、如何发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玛曲空间:疾病下的虚构——重返1980年代看《虚构》[J]. 魏巍,龚威. 百家评论. 2016(02)
[2]麻风病是“中国恶魔”吗?——史蒂文森南太平洋小说中的傲慢与偏见[J]. 王卫新. 外文研究. 2015(04)
[3]《故事会》复刊后的新故事理论探讨及其生产实践——兼及当代民间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J]. 王姝. 文学评论. 2012(06)
[4]明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探析——以麻风病为中心[J]. 张金婷,徐凯敏. 大众文艺. 2011(14)
[5]“重复虚构”的秘密——马原的《虚构》与博尔赫斯的小说谱系[J]. 陈晓明. 文艺研究. 2010(10)
[6]和马原聊他的小说[J]. 小海. 作家. 2009(21)
[7]中国麻风流行地区麻风消除目标的预测[J]. 朱成斌,陈祥生,李文忠,江澄,叶干运.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S1)
[8]“纯文学”与文学的社会性[J]. 秦人. 浙江学刊. 1987(05)
[9]麻风恐怖观念的形成及其根源[J]. 卢健民. 中国麻风杂志. 1986(02)
[10]为在2000年全国基本消灭麻风而奋斗[J]. 杨国亮. 中国麻风杂志. 1986(02)
硕士论文
[1]齐鲁民间文化的当代转换与新文学传统的重构—莫言创作的民间文化形态研究[D]. 张志云.四川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1816
【文章来源】:文艺争鸣. 2020,(02)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走出“第三世界”
二、传统的遗存
三、现代桃花源
四、如何发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玛曲空间:疾病下的虚构——重返1980年代看《虚构》[J]. 魏巍,龚威. 百家评论. 2016(02)
[2]麻风病是“中国恶魔”吗?——史蒂文森南太平洋小说中的傲慢与偏见[J]. 王卫新. 外文研究. 2015(04)
[3]《故事会》复刊后的新故事理论探讨及其生产实践——兼及当代民间文学研究范式的反思[J]. 王姝. 文学评论. 2012(06)
[4]明清小说中的疾病隐喻探析——以麻风病为中心[J]. 张金婷,徐凯敏. 大众文艺. 2011(14)
[5]“重复虚构”的秘密——马原的《虚构》与博尔赫斯的小说谱系[J]. 陈晓明. 文艺研究. 2010(10)
[6]和马原聊他的小说[J]. 小海. 作家. 2009(21)
[7]中国麻风流行地区麻风消除目标的预测[J]. 朱成斌,陈祥生,李文忠,江澄,叶干运. 中华皮肤科杂志. 2000(S1)
[8]“纯文学”与文学的社会性[J]. 秦人. 浙江学刊. 1987(05)
[9]麻风恐怖观念的形成及其根源[J]. 卢健民. 中国麻风杂志. 1986(02)
[10]为在2000年全国基本消灭麻风而奋斗[J]. 杨国亮. 中国麻风杂志. 1986(02)
硕士论文
[1]齐鲁民间文化的当代转换与新文学传统的重构—莫言创作的民间文化形态研究[D]. 张志云.四川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46181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4618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