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史学研究中技术分析法的有效性问题
发布时间:2021-11-18 04:52
量化分析本质上是技术主义的方法,具有科学性与合理性,然而能否从历史的长线来对文学史现象和作家作品做出相对超越性的评价,是存有疑问和不无难度的;但它指向了文学史研究中新的理论生长和文学史文本写作的新思路。由此,在中国文学史观本质主义和反本质主义的讨论中,"阐释主体的权利"提醒我们对于文学史进行个人性阐释的可能,"公共理性进步或退化"能够很好地解释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中评价尺度的变幻问题。而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过程中,公共理性最核心和最恒定的内涵只能是人性和人类性,无论是审美评价还是思想评价,都不能忽视这个基础和底线。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历史的阐释与文学史观的本质性
历史最大公约数与技术分析的可靠性
公共理性的标准与文学史观的合逻辑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从π到正态分布的说明[J]. 张江. 探索与争鸣. 2019(10)
[2]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J]. 童庆炳. 文艺争鸣. 2009(07)
[3]论文学的“中国式现代理解”——穿越本质和反本质主义[J]. 吴炫. 文艺争鸣. 2009(03)
[4]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J]. 杨春时.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1)
本文编号:3502245
【文章来源】:探索与争鸣. 2020,(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历史的阐释与文学史观的本质性
历史最大公约数与技术分析的可靠性
公共理性的标准与文学史观的合逻辑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阐释的有限与无限——从π到正态分布的说明[J]. 张江. 探索与争鸣. 2019(10)
[2]反本质主义与当代文学理论建设[J]. 童庆炳. 文艺争鸣. 2009(07)
[3]论文学的“中国式现代理解”——穿越本质和反本质主义[J]. 吴炫. 文艺争鸣. 2009(03)
[4]后现代主义与文学本质言说之可能[J]. 杨春时.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1)
本文编号:350224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022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