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试论陈忠实“垫棺作枕”的创作心理 ——以《白鹿原》创作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3 14:31
  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小说《白鹿原》甫一出世,就获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并荣获中国当代长篇小说的最高奖项——“茅盾文学奖”(第四届)。本文以《白鹿原》的创作心理为例,运用文学创作心理学的理论,参照陈忠实创作时期所处的社会环境,综合分析陈忠实在《白鹿原》创作中的“垫棺作枕”心理,为解读《白鹿原》提供一种参考。首先,在“垫棺作枕”心理的萌芽期,以其对文学迷恋的本心,论述了陈忠实最初的创作契机与经历,及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掌握创作技能并成为专职作家。其次,陈忠实创作能力的不断提升,适宜的创作心境和环境,强烈的创作欲念以及年龄带来的危机感等,所有这些促使《白鹿原》创作动机形成的主观条件和客观条件均趋于成熟后,“垫棺作枕”心理顺利孕育发生。再次,在《白鹿原》创作传达完成的过程中,陈忠实的外化欲望和创作传达的彻底释放,及其对自身精神和心理的双重剥离等,促使了陈忠实创作心理的本真状态的呈现,是“垫棺作枕”心理的完成期。最后,以小说文本的内容与形式、陈忠实个人的心理与能力、小说文本的思想与艺术,以及小说文本中人物个性心理与小说中故事性的缺失等方面为例来评估与考量“垫棺作枕”心理在《白鹿原》创作中的得失优劣,彰显... 

【文章来源】:闽南师范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垫棺作枕”心理的萌芽期——迷恋文学的本心
    第一节 最初的创作契机与经历
    第二节 在实践中学习创作技能
    第三节 掌握创作技能并成为专职作家
第二章 “垫棺作枕”心理的发生期——《白鹿原》创作动机的发生
    第一节 《白鹿原》创作动机形成的客观条件
        一、不断提升的创作能力
        二、适宜的创作心境和环境
        三、强烈的创作欲念
    第二节 《白鹿原》创作动机形成的主观条件
        一、心理的內驱力
        二、外部刺激——年龄带来的危机感
第三章 “垫棺作枕”心理的形成期
    第一节 强大的外化欲望
        一、创作心理的奠基——自我实现的沉静心境
        二、精神与心理的双重剥离
        三、试图刻画出民族的灵魂
    第二节 释放的创作传达
        一、复活记忆中的呻唤声
        二、创作中对性的无遮蔽
        三、一个人撑起一道原
第四章 “垫棺作枕”心理在《白鹿原》创作中作用发挥的得失优劣的考量
    第一节“垫棺作枕”心理在《白鹿原》创作中发挥的得与优
        一、内容与形式的相得益彰
        二、心理与能力的充分释放
        三、思想与艺术的相辅相成
    第二节“垫棺作枕”心理在《白鹿原》创作中的不足
结语:“垫棺作枕”——耐人揣摩的创作心理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科研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白鹿原》:民族心灵史书写与国家形象构建[J]. 李雍.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05)
[2]论《白鹿原》的色调及其呈现的地域文化特征[J]. 宋海婷.  名作欣赏. 2014(30)
[3]陈忠实文学语言风格探因[J]. 宋颖桃.  小说评论. 2014(05)
[4]论《白鹿原》中的身体叙事[J]. 曹小娟.  小说评论. 2014(05)
[5]女性主义视域下的《白鹿原》解读[J]. 刘文菊.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14(04)
[6]《白鹿原》中关中方言的运用方式与效果[J]. 李楠.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2014(04)
[7]陕西人的地方志和白鹿原——《白鹿原》读记[J]. 程光炜.  文艺研究. 2014(08)
[8]《白鹿原》中田小娥的生存欲望[J]. 彭玲.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07)
[9]《白鹿原》关中方言人体词语的运用[J]. 赵孝悌.  唐都学刊. 2014(04)
[10]压抑与抗衡——对《白鹿原》中白孝文俄狄浦斯情结分析[J]. 穆琳.  戏剧之家. 2014(07)



本文编号:35140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140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f29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