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真宗文学创作的城乡二重奏
发布时间:2021-11-25 05:29
“打工文学”的产生与中国特殊的历史时期息息相关,由于写作主体和表现主体均比较特殊,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它并未引起学界的注意。然而在打工作家群体中不乏优秀的诗人,何真宗就是新世纪以来国内诗坛上非常高产且具有影响力的打工诗人。本文试运用认同理论,对何真宗其人其作进行分析。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一章探讨何真宗文学创作的城市认同。他既有自我身份认同和集体身份认同的需要,又有这两种认同与疏离的矛盾与纠结甚至冲突。如果说工作、住房、户口是实际的落地,诗歌是精神的飞翔,那么何真宗通过精神的飞翔获得了落地的重量。然而,体制内的作家身份和体制外的打工者身份,又让他难以获得真正的自我身份认同。第二章探讨何真宗文学创作的乡愁抒写。从历时看,何真宗的乡愁处于发展变化之中;从共时看,每一阶段的乡愁,均有不同的表现特点和侧重点。“离开家的日子”强调离开之初的表现,“想家想得心痛”强调离得太久的表现,而“今夜,城市里装满乡愁”已经上升为一种牧歌意绪,是城市认同和家乡认同双向驱使的结果。在城市扎不了根,在家乡没有根。借助诗歌放飞自我、放飞精神的方式,从情感和精神...
【文章来源】: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也是我们的”:何真宗创作的城市认同
第一节 “我把我的诗歌都献给了你”:用诗歌获得城市认同
第二节 “纪念碑”:用代表作助力城市认同
第三节 “我们的打工诗人”:用诗人身份加重城市认同
第二章 “走不出的乡音”:何真宗创作的乡愁抒写
第一节 “离开家的日子”:从故乡弥漫的乡愁
第二节 “想家想得心痛”:在异乡煎熬的乡愁
第三节 “今夜,城市里装满乡愁”:在家乡不减的乡愁
第三章 “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何真宗创作的城乡地理
第一节 “一群四处游走的力量”:用诗歌维护农民工的基本人权
第二节 “我的诗歌不是泪”:用诗歌呐喊农民工的精神状态
第三节 “我的家乡我的城”:何真宗诗歌的城乡地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附录 笔者与何真宗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想象到现场:城市文化生态的美学研究视野[J]. 李灵灵. 武陵学刊. 2016(03)
[2]论城中村是打工作家的文学现场[J]. 李灵灵. 创作与评论. 2015(22)
[3]当代“打工诗歌”现代性意蕴分析[J]. 陈尚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文学视域中的“城市化”景观及其反思[J]. 陈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4)
[5]论“70后”诗歌中的城市空间[J]. 卢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6]新世纪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J]. 陈芝国.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7]打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经验”与生命实践[J]. 陈雨露. 创作与评论. 2013(24)
[8]谁的声音? 替谁发声?——略谈草根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J]. 向天渊.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9]打工文学中的社会情绪问题研究[J]. 韩德信.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5)
[10]“打工文学”论辩[J]. 郭小东. 南方文坛. 2013(02)
博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张传慧.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D]. 万小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3]九十年代以来“乡下人进城”小说的修辞与意识形态[D]. 令狐兆鹏.苏州大学 2012
[4]世纪之交的诗歌传播研究[D]. 张延文.福建师范大学 2009
[5]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D]. 卢桢.南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打工文学中农民形象研究[D]. 王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工人形象流变研究[D]. 陈霖东.郑州大学 2015
[3]文学中的深圳[D]. 邓写焓.西南大学 2013
[4]郑小琼诗歌研究[D]. 林智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5]当代底层打工诗歌的审美研究[D]. 王艳军.吉首大学 2012
[6]呈现被遮蔽的底层世界[D]. 杨坪.郑州大学 2012
[7]“打工文学”的制度生产及文化政治[D]. 宫睿哲.北京大学 2011
[8]新时期底层写作现象研究[D]. 苗秋艳.山东理工大学 2011
[9]城市化进程下农民工形象的自我书写与建构[D]. 杨晶.西南大学 2011
[10]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 韦继丰.广西民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17498
【文章来源】:重庆三峡学院重庆市
【文章页数】:5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由
二 研究综述
三 研究内容
四 研究意义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城市,也是我们的”:何真宗创作的城市认同
第一节 “我把我的诗歌都献给了你”:用诗歌获得城市认同
第二节 “纪念碑”:用代表作助力城市认同
第三节 “我们的打工诗人”:用诗人身份加重城市认同
第二章 “走不出的乡音”:何真宗创作的乡愁抒写
第一节 “离开家的日子”:从故乡弥漫的乡愁
第二节 “想家想得心痛”:在异乡煎熬的乡愁
第三节 “今夜,城市里装满乡愁”:在家乡不减的乡愁
第三章 “用歌声呐喊,以文艺维权”:何真宗创作的城乡地理
第一节 “一群四处游走的力量”:用诗歌维护农民工的基本人权
第二节 “我的诗歌不是泪”:用诗歌呐喊农民工的精神状态
第三节 “我的家乡我的城”:何真宗诗歌的城乡地理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附录 笔者与何真宗访谈记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想象到现场:城市文化生态的美学研究视野[J]. 李灵灵. 武陵学刊. 2016(03)
[2]论城中村是打工作家的文学现场[J]. 李灵灵. 创作与评论. 2015(22)
[3]当代“打工诗歌”现代性意蕴分析[J]. 陈尚荣.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6)
[4]文学视域中的“城市化”景观及其反思[J]. 陈超.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4)
[5]论“70后”诗歌中的城市空间[J]. 卢桢.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4(02)
[6]新世纪诗歌底层写作的文学史意义[J]. 陈芝国. 广东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3(06)
[7]打工文学:现代化进程的“中国经验”与生命实践[J]. 陈雨露. 创作与评论. 2013(24)
[8]谁的声音? 替谁发声?——略谈草根诗歌的“公共性”与“个人性”[J]. 向天渊.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3(05)
[9]打工文学中的社会情绪问题研究[J]. 韩德信.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3(05)
[10]“打工文学”论辩[J]. 郭小东. 南方文坛. 2013(02)
博士论文
[1]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研究[D]. 张传慧.北京林业大学 2013
[2]转型期“农民工”群体媒介再现的社会史研究[D]. 万小广.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
[3]九十年代以来“乡下人进城”小说的修辞与意识形态[D]. 令狐兆鹏.苏州大学 2012
[4]世纪之交的诗歌传播研究[D]. 张延文.福建师范大学 2009
[5]现代中国诗歌的城市抒写[D]. 卢桢.南开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打工文学中农民形象研究[D]. 王伟.山东师范大学 2015
[2]新时期以来小说中工人形象流变研究[D]. 陈霖东.郑州大学 2015
[3]文学中的深圳[D]. 邓写焓.西南大学 2013
[4]郑小琼诗歌研究[D]. 林智超.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3
[5]当代底层打工诗歌的审美研究[D]. 王艳军.吉首大学 2012
[6]呈现被遮蔽的底层世界[D]. 杨坪.郑州大学 2012
[7]“打工文学”的制度生产及文化政治[D]. 宫睿哲.北京大学 2011
[8]新时期底层写作现象研究[D]. 苗秋艳.山东理工大学 2011
[9]城市化进程下农民工形象的自我书写与建构[D]. 杨晶.西南大学 2011
[10]现代性视野中的打工诗歌[D]. 韦继丰.广西民族大学 2010
本文编号:35174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174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