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吾“咀华”式批评论
发布时间:2021-12-17 08:53
李健吾是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上一位重要的批评家,他创造了自成一格的“咀华”式文学批评范式。从行文构造上看,他的批评文章既撒得开,体现出一种游离的功夫;又收得拢,通过自然轻松的文字巧妙地表达出真知灼见。李健吾的批评文章从整体上展示出集理趣与情趣于一体的艺术境界,表达出“利己”与“利他”的现实追求,实现了艺术性与现实性、非功利性与功利性的有机统一。李健吾文学批评中创造性的、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给当下文论界的建设、发展带来一定的启示;浓厚的人本主义精神在人性异化的现代社会成为一种反驳。同时,李健吾的批评文章中文字表达有时不够明晰,这是其局限性所在,当下文学批评者在批评实践中也需引以为鉴。
【文章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0 页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撒与收: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实践范式
第一节 撒得开:批评需要游离的功夫
第二节 收得拢:一种“亦张亦弛”的评论
第二章 理趣与情趣: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艺术魅力
第一节 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理性魅力
第二节 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感性魅力
第三章 益己与益他: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益己:对批评者自身有益的补充
第二节 益他:为全人类的幸福服役
第四章 工匠精神与人本主义: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当下意义
第一节 工匠精神的彰显
第二节 人本主义的显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J]. 肖群忠,刘永春.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6)
[2]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当下意义 [J]. 文学武. 南方文坛. 2014(01)
[3]韩石山先生谈李健吾(下) [J]. 韩石山,张新赞. 名作欣赏. 2011(13)
[4]李健吾感悟式批评的理论特质 [J]. 黄擎.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8)
[5]重识异彩:李健吾批评论 [J]. 韩伟,杨晓燕. 南方文坛. 2009(03)
[6]近3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进程——以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研究状况为例 [J]. 范水平. 宁夏社会科学. 2008(06)
[7]论隐喻与文学的诗性批评——以京派文学批评为例 [J]. 黄晖. 浙江学刊. 2006(03)
[8]感悟通论(下) [J]. 杨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2)
[9]李健吾与《咀华集》《咀华二集》 [J]. 孙晶. 小说评论. 2006(02)
[10]感悟通论(上) [J]. 杨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1)
博士论文
[1]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 黄键.北京师范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感悟式批评的理论溯源和新千年中兴[D]. 余舒艺.浙江大学. 2016
[2]近三十年感悟式批评研究[D]. 张睿.山东大学. 2009
[3]中西兼容 神韵独具[D]. 周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李健吾文学批评研究[D]. 詹冬华.江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9792
【文章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50 页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撒与收: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实践范式
第一节 撒得开:批评需要游离的功夫
第二节 收得拢:一种“亦张亦弛”的评论
第二章 理趣与情趣: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艺术魅力
第一节 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理性魅力
第二节 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感性魅力
第三章 益己与益他:李健吾“咀华”式批评的价值诉求
第一节 益己:对批评者自身有益的补充
第二节 益他:为全人类的幸福服役
第四章 工匠精神与人本主义: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当下意义
第一节 工匠精神的彰显
第二节 人本主义的显现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工匠精神及其当代价值 [J]. 肖群忠,刘永春. 湖南社会科学. 2015(06)
[2]论李健吾文学批评的当下意义 [J]. 文学武. 南方文坛. 2014(01)
[3]韩石山先生谈李健吾(下) [J]. 韩石山,张新赞. 名作欣赏. 2011(13)
[4]李健吾感悟式批评的理论特质 [J]. 黄擎. 江西社会科学. 2010(08)
[5]重识异彩:李健吾批评论 [J]. 韩伟,杨晓燕. 南方文坛. 2009(03)
[6]近30年来中国文学研究的现代进程——以李健吾文学批评的研究状况为例 [J]. 范水平. 宁夏社会科学. 2008(06)
[7]论隐喻与文学的诗性批评——以京派文学批评为例 [J]. 黄晖. 浙江学刊. 2006(03)
[8]感悟通论(下) [J]. 杨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2)
[9]李健吾与《咀华集》《咀华二集》 [J]. 孙晶. 小说评论. 2006(02)
[10]感悟通论(上) [J]. 杨义. 社会科学战线. 2006(01)
博士论文
[1]京派文学批评研究[D]. 黄键.北京师范大学. 2000
硕士论文
[1]感悟式批评的理论溯源和新千年中兴[D]. 余舒艺.浙江大学. 2016
[2]近三十年感悟式批评研究[D]. 张睿.山东大学. 2009
[3]中西兼容 神韵独具[D]. 周敏.华东师范大学. 2006
[4]李健吾文学批评研究[D]. 詹冬华.江西师范大学. 2003
本文编号:35397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3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