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东莱博议》:以科举教材为中心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19 12:34
  北宋王安石变法后,科举中经义的地位不断提升,策论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环节。吕祖谦的《东莱博议》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专为帮助课试者学习作论。《东莱博议》文风“闳肆博辩,凌厉无前”,自成书后一直被人争相模仿,到了清代与《古文观止》并驾齐驱,被江浙地区的蒙馆作为科举写作教材使用。本文围绕科举教材这个中心,通过对《东莱博议》创作背景的梳理、科举教育导向的阐述、写作技法的解析,论述该书作为科举教材的特征及其影响,对其在明清学术史上的意义进行述评。第一章梳理《东莱博议》的创作背景。宋代科举应试人数快速增长,对科举用书的需求日益增长。宋代科举考试中策论突出,而相关的教材却严重不足,引起了吕祖谦的注意。吕祖谦一心想以“道”来改变南宋现状,他意识到在当时抓住科举就等于掌握话语权,故而潜心钻研科举文章并开展科举教育,利用科举对社会的影响力实践自己的政治愿景。第二章阐述《东莱博议》的科举教育导向。吕祖谦将“育实材”的教育目标灌输于《东莱博议》之中,主要分为“君子之学”和“世用之学”,志在培养既有思想觉悟又有政务能力的有用人才。《东莱博议》将经、史、文作为教育内容,立足于理学,以史学为根柢,将经、史融合于文之... 

【文章来源】:安徽师范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综述
    二、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思路
第一章 《东莱博议》的创作背景
    第一节 创作原因:社会实际需要
        一、“进士社会”下科举教材受热捧
        二、“科场高手”引求学者慕名寻访
    第二节 创作目的:实现政治愿景
        一、把科举当作政治跳板
        二、借科举教育渗透政治思想
第二章 《东莱博议》的科举教育导向
    第一节 以“育实材”为教育目标
        一、育德——君子之学
        二、振民——世用之学
    第二节 以经、史、文为教育内容
        一、立足于理学
        二、以史学为根柢
第三章 《东莱博议》的写作技法——以科举应试为中心
    第一节 《东莱博议》的文章之“常”
        一、破题立论——“全篇之意定于发端”
        二、原题下套——“推明主意”
        三、讲题铺叙——“活法圆转”
        四、结尾精神——“精密顺快”
    第二节 《东莱博议》的文章之“变”
        一、立意奇巧
        二、行文处处有路
        三、近取譬,巧设喻
        四、多样的历史比较
第四章 《东莱博议》的影响
    第一节 《东莱博议》的历代接受与流传
    第二节 对科举的影响
        一、开创科举教材的新形式
        二、加剧科举的区域差异
        三、调和官学与私学的教育矛盾
        四、催化八股文的成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学”与“文”的离合:南宋浙东学派的散文及其演变[J]. 郭庆财.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05)
[2]吕祖谦《左氏博议》版本源流述考[J]. 慈波.  浙江社会科学. 2016(08)
[3]宋代“脚体”时文与元代“股体”时文[J]. 张祝平.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4(04)
[4]吕祖谦《左氏博议》中的君子修身论[J]. 孙巧云.  晋中学院学报. 2014(01)
[5]谈吕祖谦浙东学术的领袖地位[J]. 杜海军.  中国哲学史. 2012(02)
[6]从永嘉文体到永嘉文派[J]. 杨万里.  江海学刊. 2011(01)
[7]南宋“永嘉文体”考论[J]. 郭庆财.  阴山学刊. 2009(03)
[8]论吕祖谦研究中的偏见[J]. 杜海军.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4)
[9]吕祖谦与“唐宋八大家”[J]. 杜海军.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1)
[10]经、史并重的吕学特色[J]. 黄灵庚.  浙江社会科学. 2005(05)

博士论文
[1]宋代文章评点研究[D]. 张秋娥.武汉大学 2010
[2]南宋理学大家古文研究[D]. 闵泽平.武汉大学 2005

硕士论文
[1]吕祖谦散文研究[D]. 吴迪.南京大学 2011
[2]吕祖谦文学研究[D]. 谭钟琪.扬州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54442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4442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24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