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老舍戏剧创作“变”与“不变”探因

发布时间:2021-12-30 09:17
  老舍的戏剧创作之路始于抗战。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戏剧成为老舍创作的主要文学样式,并取得了重要艺术成就。但从研究现状来看,学术界对于老舍的戏剧研究仍然重视不够,即使不提与小说研究相比存在的比例严重失衡,单就戏剧本身而言,也还是不够充分的。这主要表现在,学术界对老舍的戏剧研究主要集中在《茶馆》等个别剧作,对于其他剧作缺乏应有的重视。与此同时,很多学者将老舍抗战时期的戏剧作品视为不成熟的试验之作,认为老舍建国后戏剧创作取得的艺术成就远高于建国前,由此导致了对老舍戏剧研究的另一个不足之处——“割裂式”研究,即只研究老舍建国后的戏剧创作或抗战时期的戏剧创作,且对前者的研究成果远超过后者。在这种研究态势下,对老舍的戏剧创作进行整体性的把握显得尤为必要。论文试图将老舍从抗战时期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戏剧创作视作一个整体加以观照,探讨老舍的戏剧之路在迎合时代走向和需要的过程中有着哪些妥协和退让,又有着哪些未被充分察觉的作家主体性坚守,并且以此为切入点,探索其背后的潜在原因,以此还原一个在时代召唤和主体坚守之间两难的、真实的剧作家老舍。本论文分为三章进行论述:第一章:老舍戏剧创作的“因时制宜”。老舍的... 

【文章来源】: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7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老舍戏剧创作的“因时制宜”
    第一节 写作目的的转变:从服务抗战到歌颂新生
    第二节 创作重心的位移:从“人物中心”到“运动中心”
    第三节 昙花一现:历史题材的两次回溯
第二章 老舍戏剧创作的主体坚守
    第一节 底层书写的持续
    第二节 国民性批判与启蒙传统继承
    第三节 朴素的道德批判视角
    第四节 “民主剧本”背后的文学坚持
第三章 “去从”与“取舍”之间的复杂动因
    第一节 “文学场”的历史转换
    第二节 “感恩情结”的三重内蕴
    第三节 欲“新”仍“旧”的传统因循
    第四节 “士”的幽灵——中国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困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从老舍的抗战戏剧创作看他的戏剧观[J]. 陆生发.  戏剧文学. 2017(11)
[2]论抗战时期老舍的戏剧创作[J]. 王本朝.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6(12)
[3]老舍抗战戏剧的人民性[J]. 梅启波.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15(06)
[4]论老舍在新中国文学场的占位[J]. 徐仲佳.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5(09)
[5]老舍与儒家文化[J]. 谢昭新.  江淮论坛. 2014(01)
[6]老舍的戏剧观念[J]. 洪忠煌.  文化艺术研究. 2014(01)
[7]老舍文学转型及成因探析[J]. 孔艳侠.  东岳论丛. 2012(09)
[8]老舍小说与儒家文化[J]. 岳凯华.  文学评论. 2011(05)
[9]老舍在重庆时期的抗战戏剧[J]. 李卉.  四川戏剧. 2011(01)
[10]以现代目光烧出北京味——论老舍戏剧语言的审美特点[J]. 王德岩.  名作欣赏. 2009(26)

博士论文
[1]老舍研究的历史考察[D]. 许铭真.南京大学 2013
[2]走进新时代——试论若干现代作家建国后的心路历程[D]. 李荣秀.山东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论老舍抗战时期的传统文化观[D]. 李慧玲.青岛大学 2017
[2]论老舍抗战剧与民族精神[D]. 王辰竹.青岛大学 2016
[3]论老舍文学创作中民族意识的多重性[D]. 孙肖骅.西南大学 2015
[4]论老舍建国后现实题材话剧矛盾冲突的弱化[D]. 刘颖.河北师范大学 2012
[5]老舍新中国时期创作心态论[D]. 朱文华.西南大学 2012
[6]老舍话剧“艺术现象”探析[D]. 郑芃芃.河北师范大学 2009
[7]老舍话剧的文体研究[D]. 赵冬颖.湖南大学 2008
[8]论老舍戏剧创作中的多元化视野[D]. 魏静.苏州大学 2007
[9]老舍抗战戏剧新论[D]. 姬立强.山东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5579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579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43a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