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汉赋接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4 03:49
本文以魏晋为时间截段,以赋为主要研究对象,总体考察魏晋赋作及其赋作理论与汉赋之承接关系,深入探究魏晋赋作及赋作理论受汉赋影响的情况,挖掘魏晋赋及赋作理论对汉赋接受痕迹,以及魏晋赋的衍进状况,进而确定其对汉赋接受的文学史意义。本文分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绪论评述目前学术界对汉赋在魏晋接受的研究状况,由此分析相关研究已取得的成果与不足,并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内容和创新之处。正文分四章:前两章分析魏晋赋在创作上对汉赋的接受情况。第一章从魏晋赋对汉赋题材和体式接受的角度展开,分两小节:第一节为魏晋赋对汉赋的题材接受,从魏晋赋作的题材入手,挖掘魏晋赋在题源上的接受痕迹;第二节为魏晋赋对汉赋的体式接受,从体式上看魏晋赋在行文结构上是如何接受汉赋的。第二章从魏晋赋在创作的审美上对汉赋的接受。本章分两小节:第一节讲魏晋赋在思想审美上对汉赋的接受,从思想上接受汉赋,是魏晋赋创作的一个重要特点;第二节魏晋赋在语言上对汉赋的接受,亦体现出语言的审美接受,从魏晋赋中寻找接受汉赋的词汇及使用技巧,从而清晰看出魏晋赋对汉赋接受的线路。第三章探究魏晋赋在理论上对汉赋的接受情况。分两小节论述:第一节探究魏晋赋源论对...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本选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三、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四、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赋在创作上对汉赋的接受(上)
第一节 魏晋赋对汉赋的题材接受
一、叙事记物题材的接受
二、抒情言志题材的接受
第二节 魏晋赋对汉赋的体式接受
一、“七体”的接受
二、俗赋体的接受
第二章 魏晋赋在创作上对汉赋的接受(下)
第一节 魏晋赋在思想审美上对汉赋的接受
一、汉赋自然美的延续
二、文化艺术的审美接受
三、以悲为美的情感审美接受
第二节 魏晋赋在语言上对汉赋的接受
一、叠字的接受
二、“联边”的接受
第三章 魏晋时期辞赋理论对汉赋的接受
第一节 赋源论的理论接受
一、赋源于“不歌而诵”的接受
二、赋源于“敷布”的接受
三、赋源于《诗经》的接受
第二节 魏晋“赋用论”与“赋体论”对汉赋的接受
一、“赋用论”的理论接受
二、“赋体论”的理论接受
第四章 魏晋时期汉赋接受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魏晋赋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一、魏晋赋的价值
二、魏晋赋的文学史地位
第二节 构成文学批评主要内容
一、魏晋对汉赋的批评
二、魏晋赋学之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赋用论的成立与变迁[J]. 许结.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魏晋南北朝骈赋研究概述[J]. 郝静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3]近十年来先唐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 孙少华. 文学遗产. 2014(02)
[4]汉晋京都赋的“摹拟”问题探析[J]. 王紫微.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5]论汉赋章句与修辞艺术[J]. 许结. 中国韵文学刊. 2013(01)
[6]论建安时期骚体赋的特征[J]. 王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7]浅论《汉赋》的文学价值[J]. 钟妙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1)
[8]论汉赋艺术的自觉[J]. 王洪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9]宗教与文学的玄想契合——论上清道修炼方术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影响[J]. 蒋振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先唐俗赋与其他文体的互为接受[J]. 马丽娅.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6(02)
博士论文
[1]唐前曹植接受史[D]. 王津.山东大学 2014
[2]建安文学接受史研究[D]. 王玫.福建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建安时期文与赋关系研究[D]. 师文凯.西北师范大学 2015
[2]《文心雕龙》的文学接受理论研究[D]. 张露露.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司马相如接受史——汉魏晋南北朝时期[D]. 郭晓明.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7598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0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本选题研究的价值意义
三、本选题的研究内容
四、本选题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魏晋赋在创作上对汉赋的接受(上)
第一节 魏晋赋对汉赋的题材接受
一、叙事记物题材的接受
二、抒情言志题材的接受
第二节 魏晋赋对汉赋的体式接受
一、“七体”的接受
二、俗赋体的接受
第二章 魏晋赋在创作上对汉赋的接受(下)
第一节 魏晋赋在思想审美上对汉赋的接受
一、汉赋自然美的延续
二、文化艺术的审美接受
三、以悲为美的情感审美接受
第二节 魏晋赋在语言上对汉赋的接受
一、叠字的接受
二、“联边”的接受
第三章 魏晋时期辞赋理论对汉赋的接受
第一节 赋源论的理论接受
一、赋源于“不歌而诵”的接受
二、赋源于“敷布”的接受
三、赋源于《诗经》的接受
第二节 魏晋“赋用论”与“赋体论”对汉赋的接受
一、“赋用论”的理论接受
二、“赋体论”的理论接受
第四章 魏晋时期汉赋接受的文学史意义
第一节 魏晋赋的价值和文学史地位
一、魏晋赋的价值
二、魏晋赋的文学史地位
第二节 构成文学批评主要内容
一、魏晋对汉赋的批评
二、魏晋赋学之批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汉代赋用论的成立与变迁[J]. 许结.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2)
[2]魏晋南北朝骈赋研究概述[J]. 郝静芳. 燕山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3)
[3]近十年来先唐文学研究的若干问题[J]. 孙少华. 文学遗产. 2014(02)
[4]汉晋京都赋的“摹拟”问题探析[J]. 王紫微. 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4(01)
[5]论汉赋章句与修辞艺术[J]. 许结. 中国韵文学刊. 2013(01)
[6]论建安时期骚体赋的特征[J]. 王双.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03)
[7]浅论《汉赋》的文学价值[J]. 钟妙芹. 安徽文学(下半月). 2009(01)
[8]论汉赋艺术的自觉[J]. 王洪泉. 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05)
[9]宗教与文学的玄想契合——论上清道修炼方术对魏晋南北朝文学思想的影响[J]. 蒋振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5)
[10]先唐俗赋与其他文体的互为接受[J]. 马丽娅.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 2006(02)
博士论文
[1]唐前曹植接受史[D]. 王津.山东大学 2014
[2]建安文学接受史研究[D]. 王玫.福建师范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建安时期文与赋关系研究[D]. 师文凯.西北师范大学 2015
[2]《文心雕龙》的文学接受理论研究[D]. 张露露.山东师范大学 2013
[3]司马相如接受史——汉魏晋南北朝时期[D]. 郭晓明.首都师范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5675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67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