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的“正统”:明清时期姜太公风物传说的时空结构
发布时间:2022-01-16 03:58
姜太公的传说存在两种类型,一种是"役神"类传说,另一种是风物传说,两种类型来自不同传统。明清时期姜太公传说发生了重要变化,"役神"传说伴随明初礼仪改革经过从"礼"到"俗"的转变,逐渐发展为"封神"传说。然而,对明代姜太公传说的历史地理统计却显示,风物传说中几乎没有"役神"情节。在普通百姓尤其是渔民的想象中,姜太公"渔夫"形象突出。免课一说依托姜太公的图像,在明代江南渔户中流传。清代,两种传说类型融合,并形成了新的传说结构和"家神"信仰。围绕文字、图像和家宅讲述的风物传说成为新的民间"正统"。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民间”视角下的口头传统
二、役神与风物:明代之前姜太公传说的两种类型
三、明代姜太公传说的礼俗转变与历史地理分析
四、图像与传说:江南渔民的姜太公风物传统
五、民间“家神”想象与新的“正统”
六、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姜太公思想文化软实力及当代价值[J]. 卜祥伟. 管子学刊. 2018(04)
[2]关公崇拜在清代的发展研究[J]. 杜鹃,于鹏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谁是正统:中国古代耕织图政治象征意义探析[J]. 王加华. 民俗研究. 2018(01)
[4]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J]. 张士闪. 民俗研究. 2016(06)
[5]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中的姜太公[J]. 陈晓.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07)
[6]三十年来的姜太公研究[J]. 蒋波. 管子学刊. 2012(04)
[7]明代中后期渔课征纳制度变革与闽粤海界圈占[J]. 杨培娜. 学术研究. 2012(09)
[8]从鲁班和姜太公神格的形成看传说和仪式的关系——以民间工匠建房巫术为中心[J]. 李世武. 民族文学研究. 2011(02)
[9]国家武神关羽明初兴起考——从姜子牙到关羽[J]. 朱海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1(01)
[10]明代河泊所的变迁与渔户管理——以湖广地区为中心[J]. 徐斌. 江汉论坛. 2008(12)
硕士论文
[1]《封神演义》的成书及其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D]. 周博.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1889
【文章来源】:民俗研究. 2020,(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3 页
【文章目录】:
一、“民间”视角下的口头传统
二、役神与风物:明代之前姜太公传说的两种类型
三、明代姜太公传说的礼俗转变与历史地理分析
四、图像与传说:江南渔民的姜太公风物传统
五、民间“家神”想象与新的“正统”
六、结 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姜太公思想文化软实力及当代价值[J]. 卜祥伟. 管子学刊. 2018(04)
[2]关公崇拜在清代的发展研究[J]. 杜鹃,于鹏飞.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3]谁是正统:中国古代耕织图政治象征意义探析[J]. 王加华. 民俗研究. 2018(01)
[4]礼俗互动与中国社会研究[J]. 张士闪. 民俗研究. 2016(06)
[5]神话传说与历史事实中的姜太公[J]. 陈晓.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3(07)
[6]三十年来的姜太公研究[J]. 蒋波. 管子学刊. 2012(04)
[7]明代中后期渔课征纳制度变革与闽粤海界圈占[J]. 杨培娜. 学术研究. 2012(09)
[8]从鲁班和姜太公神格的形成看传说和仪式的关系——以民间工匠建房巫术为中心[J]. 李世武. 民族文学研究. 2011(02)
[9]国家武神关羽明初兴起考——从姜子牙到关羽[J]. 朱海滨.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1(01)
[10]明代河泊所的变迁与渔户管理——以湖广地区为中心[J]. 徐斌. 江汉论坛. 2008(12)
硕士论文
[1]《封神演义》的成书及其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D]. 周博.广西师范大学 2007
本文编号:359188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591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