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心理学视域下的毕飞宇小说
发布时间:2022-12-18 03:41
作为一名当代作家,毕飞宇在关注社会现实问题的同时也十分关注人的心灵困境。通过其小说的内容与形式,我们可以了解到作者的心理轨迹,也可以在阅读中获得审美体验。毕飞宇小说无论是在语言、叙述等形式层面,还是在小说人物、母题等内容层面,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这些独特之处与作者的心理历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体现了作者的创作追求。通过对其小说的心理蕴涵的分析,我们可以对作者、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也可籍此指导新的创作。本文从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视角出发,以毕飞宇的小说作品为研究对象,探讨其文本中所蕴涵的心理内容及其带给读者的心理体验。除绪论和结语外,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毕飞宇小说形式层面的心理蕴涵,主要从语言和叙述两方面展开。语言的心理蕴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分别是陌生化、音乐性、本色化以及辞格的运用。叙述的心理蕴涵是指叙述行为、情节方面的心理蕴涵,因这里的情节侧重讲述其在结构层面的意义,故放在形式这一章。第二章探讨毕飞宇小说内容层面的心理蕴涵,主要从小说人物和母题两方面展开。小说人物方面涉及人物的心理矛盾、人物的心理流程、人物的心理系统以及人物的心理感应。母题方面主要分析毕飞宇小说中比较公认的两个母...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毕飞宇小说研究现状
第一章 毕飞宇小说形式层面的心理蕴涵
1.1 毕飞宇小说语言的心理蕴涵
1.2 毕飞宇小说叙述的心理蕴涵
第二章 毕飞宇小说内容层面的心理蕴涵
2.1 毕飞宇小说人物的心理蕴涵
2.2 毕飞宇小说母题的心理蕴涵
第三章 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及其心理蕴涵
3.1 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
3.2 内容与形式相互征服的心理蕴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毕飞宇文学年谱[J]. 张堂会,李欣童. 东吴学术. 2017(03)
[2]论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中的“微观权力”叙事[J]. 鲍昭羽. 名作欣赏. 2017(06)
[3]论毕飞宇小说的幽默——以插入语和排比句为例[J]. 施龙.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6)
[4]残疾人感觉的异化现象及其成因——重读《推拿》[J]. 李广旭. 山东社会科学. 2016(S1)
[5]泄密的私想者——毕飞宇论[J]. 沈杏培. 文艺争鸣. 2014(02)
[6]“文艺心理学”的命名之难——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考察之一[J]. 刘锋杰.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5)
[7]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及其文学史意义——以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为考察对象[J]. 吴雪丽. 南方文坛. 2012(03)
[8]先锋的延续、叙事的演绎及其历史化——论毕飞宇笔下的“历史叙事”[J]. 张立群.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9]乡土叙事中自然时间对人的压迫——兼论毕飞宇《平原》中的时间意识[J]. 池周平. 扬子江评论. 2010(04)
[10]那些鲜活可感的人——评毕飞宇“王家庄”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塑造[J]. 黄婷. 长春大学学报. 2010(07)
博士论文
[1]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D]. 吴玉英.山东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毕飞宇小说论[D]. 吴杏士.苏州大学 2010
[2]毕飞宇小说中知识者形象研究[D]. 杨凯.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21263
【文章页数】:4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
二、毕飞宇小说研究现状
第一章 毕飞宇小说形式层面的心理蕴涵
1.1 毕飞宇小说语言的心理蕴涵
1.2 毕飞宇小说叙述的心理蕴涵
第二章 毕飞宇小说内容层面的心理蕴涵
2.1 毕飞宇小说人物的心理蕴涵
2.2 毕飞宇小说母题的心理蕴涵
第三章 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及其心理蕴涵
3.1 内容与形式的相互征服
3.2 内容与形式相互征服的心理蕴涵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附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毕飞宇文学年谱[J]. 张堂会,李欣童. 东吴学术. 2017(03)
[2]论毕飞宇《雨天的棉花糖》中的“微观权力”叙事[J]. 鲍昭羽. 名作欣赏. 2017(06)
[3]论毕飞宇小说的幽默——以插入语和排比句为例[J]. 施龙. 当代作家评论. 2016(06)
[4]残疾人感觉的异化现象及其成因——重读《推拿》[J]. 李广旭. 山东社会科学. 2016(S1)
[5]泄密的私想者——毕飞宇论[J]. 沈杏培. 文艺争鸣. 2014(02)
[6]“文艺心理学”的命名之难——新时期以来“文学的跨学科研究”学术考察之一[J]. 刘锋杰.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5)
[7]论毕飞宇小说的叙事伦理及其文学史意义——以毕飞宇的“王家庄”系列小说为考察对象[J]. 吴雪丽. 南方文坛. 2012(03)
[8]先锋的延续、叙事的演绎及其历史化——论毕飞宇笔下的“历史叙事”[J]. 张立群. 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9]乡土叙事中自然时间对人的压迫——兼论毕飞宇《平原》中的时间意识[J]. 池周平. 扬子江评论. 2010(04)
[10]那些鲜活可感的人——评毕飞宇“王家庄”系列小说中的人物塑造[J]. 黄婷. 长春大学学报. 2010(07)
博士论文
[1]库利科夫斯基文学创作心理学研究[D]. 吴玉英.山东大学 2009
硕士论文
[1]毕飞宇小说论[D]. 吴杏士.苏州大学 2010
[2]毕飞宇小说中知识者形象研究[D]. 杨凯.扬州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7212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21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