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文化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3-02-10 21:36
  “竹林七贤”是中古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本文主要研究“竹林七贤”以及该名士集团领袖嵇康、阮籍在这段时期的文化形象问题。“竹林七贤”传说约产生于两晋之际,嵇阮七贤称谓从“七贤”到“竹林七贤”的演变值得注意,这是东晋中后期士人山水审美意识的创造,“竹林七贤”语言本身的诗性又扩大了它的影响。在玄学浸染的魏晋南北朝,“竹林七贤”首先是名士集团,但随着社会环境的变迁,“竹林七贤”形象也发生了改变,具体表现为名士身份内部的变与突破名士身份,这是在不同的时代风气与不同的接受群中完成的。琴与嵇康的生活是密切的,造就了他艺术化的人生。以嵇康之死为分界点,他生前“弹琴咏诗”在后人眼中是高雅的象征;而他临刑前“索琴而弹”又意味着是美的幻灭,引发后人无限惋惜。阮籍的形象具有多面性,这是由他行为的极端性及与思想疏离决定的。他的放达风度成为儒学、玄学两派人士争议的焦点;而另有一部分士人在对《咏怀诗》接受中尚能窥探他的苦闷形象。

【文章页数】:11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章 “竹林七贤”称号的生成及性质
    第一节 “竹林七贤”传说的产生
    第二节 从东晋士人“林下”情结看“竹林七贤”名目定型
    第三节 “竹林七贤”称号的诗性
    附录:再论“竹林七贤”名目首见孙盛《魏氏春秋》
        一、《事文类聚别集·礼乐部》“纵礼蔑礼”条所引《魏记》相关问题再论
        二、史道硕为东晋画家考论
第二章 “竹林七贤”整体文化形象
    第一节 东晋士人对“竹林七贤”名士格的认同与修饰
    第二节 南朝对竹林风度的解读
        一、士人对竹林名士疏离政治的推崇
        二、宫廷对竹林风流的艳情化
    第三节 南朝“竹林七贤”形象的新变
        一、蓬莱七贤
        二、文学集团
    第四节 北朝对“竹林七贤”形象的接受
第三章 嵇康文化形象
    第一节 “弹琴咏诗”:高雅的象征
        一、琴与嵇康的诗意生活
        二、后世对嵇康高雅形象的体认
    第二节 “索琴而弹”:美的幻灭
        一、士人对嵇康临刑场景深刻记忆
        二、士人对嵇康之死的惋惜之情
        三、嵇康弹琴灵鬼故事的附会
第四章 阮籍文化形象
    第一节 礼玄之争与阮籍形象的分化
        一、玄学之士眼中的玄学偶像
        二、礼法之士眼中的败俗之人
    第二节 《咏怀诗》接受群对阮籍苦闷形象的窥探
        一、颜延之、沈约等因政治境遇对阮籍苦闷的理解
        二、萧纲、庾信等身世之感中对阮籍苦闷的遥呼
结语:《思旧赋》——此情可待成追忆
    一、《思旧赋》作于向秀入洛前考
    二、向秀作《思旧赋》的心态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37399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7399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3d5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