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则通:在文化磨合中建构近代文体
发布时间:2023-08-10 16:31
<正>书写行为是人类最具有"人文"意味且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行为方式,具有人之为人的"本体"性质和特征。而书写成文即有其"文体",它承载着文化命脉,也犹如人的生命躯体的现实存在,其价值意义自不待言。正如党圣元指出的那样:"我们时常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发展数千年而斯文常在、中华文脉数千年生生不已而根深叶茂感到自信、自豪,而中华文脉之延绵不已,实际上离不开中国文体之根殖蕃衍,中国文体与中华文化相互成就、相互辉映,探源中国文体及其观念之生成发展演化,对于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外磨合凸显“四大文体”变革
1.“诗界革命”的提倡,开启了近代诗歌变革尤其是其诗体变革的旅程。
2.“文界革命”的提倡,意在将散文从桐城派等古文文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3.“小说界革命”的提出和实践,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特别引人注目。
4.“戏曲改良”在近代也浮出地表,并呈现出新的风貌。
二、新旧磨合彰显“多体共存”现象
三、多重磨合强化文学/文体“中介”特征
本文编号:3840846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中外磨合凸显“四大文体”变革
1.“诗界革命”的提倡,开启了近代诗歌变革尤其是其诗体变革的旅程。
2.“文界革命”的提倡,意在将散文从桐城派等古文文体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3.“小说界革命”的提出和实践,在近现代文学史上特别引人注目。
4.“戏曲改良”在近代也浮出地表,并呈现出新的风貌。
二、新旧磨合彰显“多体共存”现象
三、多重磨合强化文学/文体“中介”特征
本文编号:384084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8408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