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作为“朦胧诗”论前史的“人民”诗学——谢冕与公刘对“朦胧诗”意义的早期建设

发布时间:2024-02-15 03:15
  在"朦胧诗"论争甫发生的1980至1982年间,论争的核心尚不在青年诗人的叛逆性问题,而在他们是否有资格忝列"人民文学"传统。公刘和谢冕都着意调整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文艺原则。公刘把握"人民的悲欢"以为评价原则。在对"人民"诗学的掘用上,谢冕较公刘走得更远。就理论本意而言",人民"诗学建设意指诗法的"大我"原则对"小我"的容纳",人民"群像之中可以出现表露特定类型的个人情感的"英雄"及"斗士"。在"朦胧诗"论争复杂的理论局面中,作为一种叙事策略",人民"诗学有利于"朦胧诗"为主流诗坛承认,然而青年诗人在争论"人民性"传统的过程中,借用人道主义论改写"人民"的内涵,而与公刘、谢冕为之打开的理论局面相去甚远。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公刘“新的课题”和谢冕初提“崛起”
二、“人民”诗学:“新的课题”和“世界化”背后
三、辩护的必要:“人民”内涵之争



本文编号:38991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8991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1e3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