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中开出的“现代”之花:王祯和小说创作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2 20:07
王祯和是台湾当代文学史上十分重要的一位作家,在海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他的小说以艺术手法独特闻名,在语言描写、创作手法、创作技巧等方面,精益求精,注重实践,不断地突破创新,铸就他在台湾文学史上不可替代的地位。七十年代王祯和曾被作为台湾乡土文学的典范,一度被视为台湾乡土文学与现代文学相对立的反证,甚至还被台湾诸多现代主义文学作家研究、效仿。可以说,王祯和的小说蕴含了台湾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台湾文坛丰富的文学史意义,他的小说对探讨台湾文学的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王祯和利用现代主义文学手法书写乡土题材的创作特色。本论先从影响王祯和创作的两个重要因素为出发点,呈现王祯和小说创作与个人成长、时代、环境的关联。继而分析王祯和已发表的22篇小说中所选择的现代主义创作方法,归纳出四个方面的艺术手法:意识流、小说中“戏”的运用、包容杂糅式的小说实验,以及叙事者的介入等。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对王祯和小说创作如何运用现代派文学技巧表达乡土生活这一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最后,本文进一步挖掘这些现代派手法背后所揭示出的内涵:挑战父/夫权的道德标准和展示生命的卑微与不堪。总而言之,小说文体形式的选择离...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关于王祯和小说创作概况
1.3 文献综述
1.3.1 王祯和小说研究在台湾现状
1.3.2 王祯和小说研究在大陆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2章 时代环境下的王祯和小说创作
2.1 成长环境
2.2 时代风貌
2.2.1 西方文学思潮的盛行
2.2.2 台湾60年代-70年代文学发展历程
第3章 乡土生活的现代表达
3.1 意识流的运用
3.1.1 小人物的“内心独白”
3.1.2 意识流与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3.2 小说中“戏”的创作
3.2.1 剧本式对话的运用
3.2.2 三一律的运用
3.2.3 抓猫法
3.3 包容、杂糅式的小说实验
3.4 叙事者介入
3.4.1 叙事者的嘲弄
3.4.2 叙事者的抢白
第4章 传统价值的现代释义
4.1 挑战父/夫权的道德标准
4.1.1 缺失父亲的“家”
4.1.2 小说中的疯妇
4.2 卑微不堪的生命
4.3 性的书写及其不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17330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关于王祯和小说创作概况
1.3 文献综述
1.3.1 王祯和小说研究在台湾现状
1.3.2 王祯和小说研究在大陆现状
1.4 论文的研究意义及方法
第2章 时代环境下的王祯和小说创作
2.1 成长环境
2.2 时代风貌
2.2.1 西方文学思潮的盛行
2.2.2 台湾60年代-70年代文学发展历程
第3章 乡土生活的现代表达
3.1 意识流的运用
3.1.1 小人物的“内心独白”
3.1.2 意识流与南美魔幻现实主义的完美结合
3.2 小说中“戏”的创作
3.2.1 剧本式对话的运用
3.2.2 三一律的运用
3.2.3 抓猫法
3.3 包容、杂糅式的小说实验
3.4 叙事者介入
3.4.1 叙事者的嘲弄
3.4.2 叙事者的抢白
第4章 传统价值的现代释义
4.1 挑战父/夫权的道德标准
4.1.1 缺失父亲的“家”
4.1.2 小说中的疯妇
4.2 卑微不堪的生命
4.3 性的书写及其不满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9173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173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