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
本文关键词:从乌托邦到异托邦——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精英文学观的“他者化”,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以媒介革命给人类生存基本条件带来巨大改变为前提,讨论网络文学"爽文学观"对传统精英"寓教于乐"文学观的冲击,使其被"历史化"、"他者化"。借用福柯1960年代末提出但未及充分展开的"异托邦"概念,发掘在这一轮媒介革命中"风景独好"的中国网络文学近20年"野蛮生长"中所蕴含的理论潜能。以"子宫"和"培养皿"为比喻,探讨网络文学在心理建设和文化建构方面的积极功能。特别以"女性向"空间中生长出来的"网络女性主义"为主要关注点,探讨中国网络文学同时以"现实空间"和"文本空间"形式存在的"异托邦"形态,以及其中自然存在的乌托邦指向。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YY 爽 寓教于乐 异托邦 虚拟实在 网络文学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网络文学的经典化与‘主流文学’的重建研究”成果,项目批准号14BZW150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假如一间铁屋子,是绝无窗户而万难破毁的,里面有许多熟睡的人们,不久都要闷死了,然而是从昏睡入死灭,并不感到就死的悲哀。现在你大嚷起来,惊起了较为清醒的几个人,使这不幸的少数者来受无可挽救的临终的苦楚,你倒以为对得起他们么? 然而几个人既然起来,你不能说决没有毁坏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文放;文学传统与文化传统[J];社会科学辑刊;2003年01期
2 朱丽娟;赵沛林;;幻象式对巂运动——一种文学发展模式[J];文艺争鸣;2011年07期
3 张杰;文学传统的解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1年02期
4 赵炎秋;文学传统与文学创新[J];中国文学研究;1992年04期
5 张荣翼;文学氛围中的文学流变[J];青海社会科学;1994年04期
6 张慧颖;;文学传统的当代建构[J];青年文学家;2010年16期
7 ;全球化与文学传统[J];当代作家评论;2000年06期
8 刘登翰;从“悖论”谈及澳门文学[J];江苏社会科学;2000年01期
9 赵炎秋;论网络传播对文学的影响[J];社会科学辑刊;2000年04期
10 李幸;“文学的”电视[J];文学自由谈;2000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畅;;市场经济与文学传统——关于文学的困境与出路问题的辩析[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2 仇鸿伟;;传统文学与文学传统[A];先秦两汉文学论集[C];2004年
3 陈晓明;;文学:一种奇怪建制?[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4 雷达;;中国文学将被时代改写?[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0.2)[C];2010年
5 欧阳萍;;网络时代的文学命运[A];安徽文学论文集(第2集)[C];2004年
6 叶岗;;文体意识与文学史体例[A];第一届全国高校中国古代文学科研与教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7 孟繁华;;新世纪:文学经典的终结[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1)[C];2006年
8 钟俊昆;;从文学地理学论宁都客家文学[A];江西省文艺学会2003年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乔治·恩·格勒伯格;王杰;;规则的非殖民化:关于第三世界文学的思考[A];东方丛刊(1992年第2辑 总第二辑)[C];1992年
10 刘淮南;;文学的现实言说与文学性[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四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论文汇编[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肖楠;网络文学如何作为文学[N];文艺报;2011年
2 耿波 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副教授;欧洲文学传统中故事的消失[N];文汇报;2013年
3 杨守森;“元问题”视野中的文学传统[N];光明日报;2004年
4 张华;文学传统新论[N];人民日报;2004年
5 金永兵;文学基本理论建设的新思路[N];文艺报;2001年
6 韩浩月;属于大众的文学不会死[N];中国文化报;2006年
7 张魁兴;新媒体文学为何值得提倡?[N];中国教育报;2007年
8 本版编辑邋赵宪章 陈望衡 马龙潜 陶东风 罗成琰 黄曼君 阎真 王岳川;网络文学新视野丛书评论[N];文艺报;2008年
9 陈福民;什么不是“网络文学”[N];文艺报;2009年
10 何志钧 秦凤珍;文学的多维延展与文学性的隐性存在[N];文艺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友云;饮馔之美—二十世纪中国饮食文学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赵鹏;汉初诸帝与文学[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3 王嘉悦;中国灾难文学及其流变[D];吉林大学;2016年
4 张守海;文学的自然之根[D];苏州大学;2009年
5 崔宰溶;中国网络文学研究的困境与突破[D];北京大学;2011年
6 姜英;网络文学的价值[D];四川大学;2003年
7 周悦;晋隋之际南北文学融合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8 谭华孚;媒介嬗变中的文学新生态[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9 王健;“经典焦虑症”透视——“后文学”视野中的“经典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李朝杰;贞观时期文学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晓颖;《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研究[D];河北大学;2015年
2 卢琰;本土与异域视野下的黄遵宪文学思想及成因探微[D];延边大学;2015年
3 于苗苗;明末清初莱阳左氏家族文学研究[D];复旦大学;2014年
4 万惠辰;社会中的网络文学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5年
5 夏杰;明代昆山顾氏家族文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5年
6 张润芝;当代沂蒙文学中女性形象分析[D];山东大学;2015年
7 张s,
本文编号:39624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6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