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梅村体”的界定

发布时间:2017-05-26 11:24

  本文关键词:“梅村体”的界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梅村体"是清代诗歌研究的常用术语,目前学界对其的使用却相当含混。实际上从清代开始,"梅村体"就多指诗体、内容、风貌等特征都相当确定的一种诗歌写作范式。钱仲联教授界定其四项特性:一、体裁为七言歌行;二、题材是当代重要历史现实;三、以叙事为主干,近"长庆体";四、风貌近"初唐体"歌行。这个界定以清代诗学传统为基础,强调其在诗歌史上的价值。一些学者有扩大"梅村体"范围以涵盖全部吴梅村诗歌成就的倾向,实不利于准确认识其体式特征及诗学价值。文学史研究中术语的使用需要充分尊重已有传统,才能有效贴合指称对象,避免不必要的混乱。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中国俗文化研究所;
【关键词】“梅村体” 吴梅村 钱仲联 叙事诗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易代之际文学思想研究”(14ZDB07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一、称谓界定吴梅村是在清代诗坛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其独创、特擅之诗被世人标榜为“梅村体”,1屡屡出现于各种诗话、诗论及文学史书写当中。然而综观各家所论“梅村体”文字,却可以发现这个词的指称颇为混杂。仅就诗体而论,“梅村体”多指七言歌行体叙事诗。但梅村五古如《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永年;论梅村体的个性风貌[J];江苏社会科学;2004年02期

2 叶君远;论“梅村体”的形成和发展[J];社会科学辑刊;2005年01期

3 严迪昌;;“梅村体”论[J];语文知识;2007年03期

4 付华;;“茶村体”与“梅村体”、“神韵体”比较研究[J];天中学刊;2009年01期

5 沐金华;;论梅村体[J];盐城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02期

6 程相占;论“梅村体”的用典[J];山东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林启柱;梅村体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J];渝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8 叶君远;论“梅村体”[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9 黄治音;;“梅村体”的形成源流[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03期

10 张宇声;论“梅村体”所受李、杜歌行之影响[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曾垂超;论梅村体[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常鸿雁;论梅村体及其影响[D];辽宁师范大学;2011年

3 陈卓;论“梅村体”对唐代七言歌行的继承与发展[D];安徽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梅村体”的界定,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9667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667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bc0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