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4-05-12 23:04
在传统家国天下的扩散路径中,“家”的构建成为核心命题,既体现在认知层面,也体现在身体、感性乃至私欲层面。古典情爱叙事既受到传统性别文化、家庭文化的制约,又以虚构想象的审美方式对它构成了挑战和“反思”。以往学界多从人物形象、情感性质、婚姻制度等观念、认识层面展开研究,但是对物质实践层面关注不够。近些年来,空间理论逐渐兴起,为古典情爱叙事审美现象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正是基于空间理论视角,研究中国古典情爱叙事现象中空间与男女情感的审美关系,探讨其中蕴含的美学形式。本文由四部分组成:情爱、空间与叙事文学(第一章)、古典情爱的叙事空间(第二章)、性别空间的情爱叙事艺术(第三章)与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形式(第四章)。第一章主要是梳理空间、古典情爱与文学书写之间的内在关系,为后面的研究铺路。因此,将男女私情置于世俗化进程中来考虑,本章考察男女情感尤其是私性情爱的社会文化意义。传统性别文化以男女空间隔离为基础,成为“家”乃至整个王朝建构的重要方式。家庭的建构体现在性别、年龄、尊卑等层面,最终落脚在空间规训层面:在古代,不同身份、性别的人在特定空间中根据自身与他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来行事。古典情爱...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情爱、空间与叙事文学
第一节 古典情爱叙事与空间
一、家庭组建与空间规训
二、两种话语:风流和婚姻
三、空间跨界与文学叙事
第二节 “空间叙事”概念
一、空间成为问题
二、空间成为叙事问题
三、空间叙事内涵
第二章 古典情爱的叙事空间
第一节 叙事空间与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问题
一、讲听机制与叙事空间
二、故事空间
三、流动空间
四、讲述空间
第二节 家园与古典情爱叙事中的居住空间
一、居住空间与性别空间
二、宅与家
三、“园”与“花园”
第三节 舟车与中国古典情爱叙事中的流动空间
一、交通方式与流动空间
二、街道徒行与调光空间
三、舟车与情爱叙事
第三章 性别空间的情爱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古典情爱的叙述者与叙述空间
一、作为记录者的叙述者
二、作为演说者的叙述者
三、乌托邦幻想的叙述者
第二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叙述视角
一、人物视角的空间性
二、窥看叙述视角
三、男性有限视角
四、空间隔离与心理视角
第三节 服饰装扮、性别空间与身体叙事
一、服饰装扮与角色扮演
二、女扮男装
三、男扮女装
四、同性装扮与身份假扮
第四章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形式
第一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尚奇美学
一、空间规约与“奇”之空间性
二、世俗化进程与流动空间
三、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性
四、“事之奇”到“情之奇”
五、“不奇之奇”新美学
第二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思慕美学
一、偷情与空间跨界
二、跨而不过与思慕之情
三、意境美学与思慕美学
第三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奇趣美学
一、身份认同与“才情论”
二、反偷窥模式与奇趣愉悦
三、家庭结构与情爱新模式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972024
【文章页数】:16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问题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一章 情爱、空间与叙事文学
第一节 古典情爱叙事与空间
一、家庭组建与空间规训
二、两种话语:风流和婚姻
三、空间跨界与文学叙事
第二节 “空间叙事”概念
一、空间成为问题
二、空间成为叙事问题
三、空间叙事内涵
第二章 古典情爱的叙事空间
第一节 叙事空间与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问题
一、讲听机制与叙事空间
二、故事空间
三、流动空间
四、讲述空间
第二节 家园与古典情爱叙事中的居住空间
一、居住空间与性别空间
二、宅与家
三、“园”与“花园”
第三节 舟车与中国古典情爱叙事中的流动空间
一、交通方式与流动空间
二、街道徒行与调光空间
三、舟车与情爱叙事
第三章 性别空间的情爱叙事艺术
第一节 古典情爱的叙述者与叙述空间
一、作为记录者的叙述者
二、作为演说者的叙述者
三、乌托邦幻想的叙述者
第二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叙述视角
一、人物视角的空间性
二、窥看叙述视角
三、男性有限视角
四、空间隔离与心理视角
第三节 服饰装扮、性别空间与身体叙事
一、服饰装扮与角色扮演
二、女扮男装
三、男扮女装
四、同性装扮与身份假扮
第四章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美学形式
第一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尚奇美学
一、空间规约与“奇”之空间性
二、世俗化进程与流动空间
三、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性
四、“事之奇”到“情之奇”
五、“不奇之奇”新美学
第二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思慕美学
一、偷情与空间跨界
二、跨而不过与思慕之情
三、意境美学与思慕美学
第三节 古典情爱叙事的空间-奇趣美学
一、身份认同与“才情论”
二、反偷窥模式与奇趣愉悦
三、家庭结构与情爱新模式想象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397202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3972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