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旧体诗:郁达夫最本能的写作方式

发布时间:2017-05-28 20:00

  本文关键词:旧体诗:郁达夫最本能的写作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郁达夫以小说名世却终身坚持旧体诗写作,旧体诗作为"五四"第一代新文学家共同的文化基因,在郁达夫身上显现得特别强大。本文欲从旧体诗与郁达夫文学生命的关系入手,探讨郁达夫旧体诗情结的深层原因,认为在郁达夫从童年到青年这一不断受挫的阶段,每一个时期的旧体诗写作都以不同方式让他在某种程度上得以改变自身处境而获得优越感,这种成功不断强化了其身上的旧体诗文化基因,旧体诗也因此成为他最本能的写作方式。
【作者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郁达夫 旧体诗 文化基因 优越感
【分类号】:I207.25
【正文快照】: 旧体诗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直处于一个极为尴尬的地位,一方面,因为其形式属于胡适所抨击的“束缚精神的枷锁镣铐”、无法表达“丰富的材料,精密的观察,高深的理想,复杂的感情”1内容的一类,是文学革命要打到的对象;另一方面,“五四”一代新文学家大都从小接受传统诗文系统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茂海;;新时期以来郁达夫其人其作研究综述[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钟华民;姚迪;;1996—2006年郁达夫研究述评[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3 李杭春;梁译心;;海外郁达夫研究漫评[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4 颜敏;;郁达夫的南洋形象——有关“南洋郁达夫”研究的清理与反思[J];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王强;;谈郁达夫研究资料库的建立和应用[J];图书馆研究与工作;2012年02期

6 杨青泉;;重读《过去》:郁达夫澳门行踪考[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年10期

7 陈其强;国外郁达夫研究概况[J];探索;1986年02期

8 陈其强;国外郁达夫研究概况[J];探索;1986年03期

9 王国栋;;关于郁达夫在闽任职情况和时间的考证[J];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03期

10 惠振宇;;简析郁达夫小说的“消极”“颓废”[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杭春;新版《郁达夫全集》“新”在哪里?[N];中华读书报;2008年

2 文平;胡小胡小说新作《寻找郁达夫》出版[N];文艺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倪祥妍;日本小说家与郁达夫[D];苏州大学;2009年

2 赵艳花;突围与回归[D];山东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中;郁达夫散文的“心”和“体”[D];福建师范大学;2008年

2 陈红艳;论郁达夫的阴柔倾向及其在作品中的表现[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3 罗永;怨恨之维—郁达夫前期小说的一种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4 鲁守广;郁达夫性情论[D];云南大学;2012年

5 王云龙;革命、启蒙与抒情的矛盾纠葛[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6 李晔;郁达夫小说叙事研究[D];河南大学;2015年

7 陈思思;论郁达夫小说中疾病意象和颓废风格的关系[D];浙江大学;2014年

8 赵艺遐;郁达夫创作心理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9 刘家军;试论郁达夫创作早期的个性化文学思想[D];厦门大学;2002年

10 张建刚;郁达夫小说创作中的文化冲突与选择[D];河北师范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旧体诗:郁达夫最本能的写作方式,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3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3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8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