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来朱熹理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本文关键词:百年来朱熹理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朱熹作为宋代理学的代表人物,亦是著名文学家,在中国学术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百年来学界对朱熹理学与其文学每一类别及文学著述的关系基本都有研究,并且不乏重要的见解,但也存在着系统性、综合性研究有所不足,因而缺乏从总体上打通理学与文学关系的深刻见解。这就要求我们跳出单一的视角和范围,从整个中国学术文、史、哲贯通联系的视域出发,结合时代与历史的发展来系统研究、深入探讨朱熹理学与文学的相互关系及其重要意义,以推动未来朱子学研究的创新发展。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政教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朱熹 理学 文学
【分类号】:B244.7;I206.2
【正文快照】: 朱熹作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其思想“致广大,尽精微,综罗百代”。〔1〕他吸收并发展了前代学者的思想,从而建立了“形式严密、内容丰富、系统完备的理学思想体系。”〔2〕此外,他的思想中还包含了丰富的政治、哲学、文学、史学等思想,这些思想相互影响渗透,共同构成朱熹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蓓;朱熹理学的科学精神再探[J];船山学刊;2005年01期
2 傅于川;;朱熹理学学脉渊承考[J];毕节学院学报;2009年06期
3 邓维明;;朱熹理学思想中的审美元素[J];艺术探索;2012年05期
4 陈国钧;;朱熹理学与儒、佛、道的关系[J];江西师院学报;1981年04期
5 汪银辉;朱熹理学在徽州的流传与影响[J];江淮论坛;1984年01期
6 刘兴邦;朱熹理学与以德治国[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12期
7 刘鄂培;论朱熹理学体系的“源头活水”[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8 赵蓓;科学理性精神:朱熹理学的另一面[J];船山学刊;2003年04期
9 叶芳;;朱熹理学与传统文化资源[J];江西社会科学;2005年11期
10 高建立;援佛入儒:朱熹理学的新特色[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程利田;;朱熹理学思想对欧洲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2 方利山;;朱熹理学与徽州祠堂[A];朱子学与文化建设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2年
3 刘兴邦;;朱熹理学与以德治国[A];02’中国北海《朱熹思想与以德治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余亚青;;试述朱熹理学思想对南宋以来徽州社会的影响[A];第二届郭煌历史档案与徽州历史档案开发利用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方利山;;朱熹理学对徽商影响之两面[A];朱熹与武夷山学术研讨会专辑论文集[C];2004年
6 何少川;;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开幕词[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孙君恒;张丽娜;;朱熹理学的晋江特质[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8 胡沧泽;;朱熹理学在晋江传播的社会基础[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9 庄永东;;朱熹理学在晋江的遗迹[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10 陈泽钜;;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论文[A];朱熹理学与晋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本文关键词:百年来朱熹理学与文学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62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6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