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情感论与文化阐释的转向——评余英时《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

发布时间:2017-05-30 12:04

  本文关键词:情感论与文化阐释的转向——评余英时《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余英时提出的"两个世界论"存在忽视叙事系统内部差异的缺陷,《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则进一步强调《红楼梦》文本研究的重要性,从小说文本内部的断裂与差异出发,在批评逻辑上体现了从体系论批评向开放式批评的转换,克服了"两个世界论"的论述困境。余英时认为曹雪芹批评的对象是礼法,并与实证考据结合,从学理层面否定了阶级论的合理性,从思想交融的社会背景与曹雪芹民族认同的情感出发,认为《红楼梦》的创作基点为"情"。该文体现了从文化批评的角度对古典小说进行阐释的潜力,为小说美学学科领域内新的学术范式的确立提供了拓展空间。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
【关键词】余英时 《红楼梦》 体系论 文化批评
【分类号】:I207.411
【正文快照】: 2.法国国立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文系,巴黎75214)余英时的《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完成于1980年,该文对《红楼梦》的解读建立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并与历史考据的实证成果相结合,认为小说反抗的传统是礼法,而不是理学,又在思想史层面进行了溯源式的考察,认为小说是以情作为叙事的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一坡;;余英时的文化乡愁[J];西部广播电视;2010年06期

2 老田;余英时印象——很别致的莲花落[J];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04期

3 孙勇才;余英时与中国现代学术典范之构建[J];河北学刊;2005年02期

4 沈治钧;;对余英时一封信函的另类解读[J];红楼梦学刊;2007年02期

5 高淮生;;倡导新典范,启示后来者:余英时的红学研究述论[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6 程永顺;;我在哪里 中国就在哪里[J];中国新时代;2012年08期

7 周义;红学的“学”:典范论与参考系——谈余英时红学观点的学术背景与视角[J];红楼梦学刊;2001年01期

8 方舟子;是谁“冤枉了”余英时?——答傅杰《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J];书屋;2000年05期

9 梁归智;;误解与知音——从余英时的“两个世界”到“红学探佚学”[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5期

10 甘建民;;对余英时的红学考证的再考证——从《〈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谈起[J];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吴小龙;史家与时代[N];深圳商报;2004年

2 吴小如;旧文不妨新读[N];人民政协报;200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马宁;余英时的“两个世界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情感论与文化阐释的转向——评余英时《曹雪芹的反传统思想》,,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70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70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0e5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