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维吾尔现代文学短篇小说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31 05:03

  本文关键词:维吾尔现代文学短篇小说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维吾尔现代文学在整个维吾尔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既继承了维吾尔古代十几个世纪以来文学的优良传统,也适应了时代的潮流,在文学体裁、语言、思想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形成了不同于古代文学的一些特点。随着时代到变化出现了现代化的文学,给整个维吾尔文学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从40年代到新中国成立前,维吾尔小说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并取得了相当到成就。这一时期小说家的创作丰富了维吾尔文学中的童话故事内容与传奇情节,并将它们提升到了时代的高度,这些作品通常运用现实主义艺术手法,把人民生活和斗争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表现主题,为维吾尔文学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本论文主要研究对象是维吾尔现代短篇小说作家的主要作品、艺术风格及其思想内容。本论文共三个部分,包括引言部分、主体部分、结语。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选题目的、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主体部分包括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古代文学的短篇小说创作,现代小说创作的总体状况与影响创作的主要因素。第二章分析了维吾尔现代文学创作短篇小说的主要作家与他们的主要作品,第三章分析了维吾尔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题材与思想价值,第四章分析维吾尔现代文学短篇小说的艺术特点。结语部分肯定与总结了维吾尔现代文学短篇小说的历史价值与对当代维吾尔小说创作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维吾尔现代文学 短篇小说创作 思想内容 艺术特点
【学位授予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目录5-7
  • 中文目录7-9
  • 摘要9-11
  • 中文摘要11-12
  • Absract12-14
  • 正文14-94
  • 参考文献94-101
  • 附件101-10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寿桐;中国现代文学学术规范笔谈[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2000年04期

2 张莉;多向的思维 新颖的理论─—《评中日现代文学比较论》[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1期

3 杨昌江;中国现代文学的总主题[J];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4 ;现代文学的合理性意义[J];文艺理论研究;2002年02期

5 汪应果;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观念的几点思考[J];文艺争鸣;2002年04期

6 卢学英;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探析[J];江西社会科学;2003年07期

7 徐志伟;“中国现代文学专家学术座谈会”综述[J];文学评论;2003年06期

8 季玢;“中国现代文学学术史”建构刍议[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9 本刊编辑部;关于设立“中国现代文学关键词”栏目的说明[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10 解志熙;《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共识纪要[J];鲁迅研究月刊;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邱雪松;;20世纪初叶现代文学与现代出版的关系演变考[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2 王文英;;一个城市与文学的关系——上海的现代文学(提纲)[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3 李圣;;在高校《现代文学》教学改革中如何运用多媒体课件[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王卫平;;现代文学经典的厘定与当代文化建设[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5 陈伟华;;论现代文学经典作品的当代大学教学——以《阿Q正传》为例[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哈迎飞;;中国现代文学经典阐释与当代语文教学[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届年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7 旷新年;;现代文学发生中的现代性问题[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史料研究卷)[C];2009年

8 朱金顺;;辑佚·版本·“全集不全”——读“中国现代文学的文献问题座谈会”论文随想[A];《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30年精编:文学史研究·史料研究卷(文学史研究卷)[C];2009年

9 王润龙;;从中国现代文学看文艺与政治的关系[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九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3年年会论文集[C];1993年

10 杨洪承;;上海与中国现代文学社群的关系考[A];都市文化——文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三定;“中国现代文学”学科的建构[N];文艺报;2012年

2 袁盛勇;“中国现代文学”:命定会受到质疑[N];社会科学报;2003年

3 杨阳 王泽龙;评李蓉《中国现代文学的身体阐释》[N];光明日报;2010年

4 刘保昌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反思“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5 祝晓风;2005,见证文学研究“史料年”[N];中华读书报;2005年

6 张清芳;日本现代文学如何摆脱困境?[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7 易晖 中国现代文学馆;发掘中国现代文学新史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8 金惠俊 韩国釜山大学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的韩文翻译[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9 张岩 辽宁大学历史学院;现代文学中的神话书写[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10 颜同林 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方言入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林非;理性话语与中国现代文学的理性精神[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2 高群;清末民初教育制度的变革与现代文学的建构[D];苏州大学;2007年

3 赖斯捷;近现代湖南报刊与现代文学[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4 雷启立;印刷现代性与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D];华东师范大学;2008年

5 周海波;现代传媒视野中的中国现代文学[D];山东师范大学;2004年

6 崔一;韩国现代文学中的中国形象研究[D];延边大学;2002年

7 申宜f,

本文编号:4086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86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e47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