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形态变化与民国词集作者群体的构成
本文关键词:社会形态变化与民国词集作者群体的构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晚清、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形态的巨大变化,传统意义上的读书人开始分化,由单一身份逐渐变得多元。受此影响,民国词集作者的构成情况也发生变化,并形成晚清遗民、大学教授、报人编辑、政府官员、书画家等几个群体。晚清遗民是民国早期词坛最重要的作者群体,虽然其词有浓重的末世情怀和黍离之悲,但所表现的艺术特色和艺术水平获得普遍认同。大学教授和报人编辑是民国时期新兴的两个作者群体,非常富有时代特色。前者的产生和现代学校的大量出现有关,后者则在现代报业、出版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逐步形成。两个群体人数众多并在民国中后期词坛开始占据主流。官员群体在民国时期依然存在,但与以往不同的是出现了具有职业化特点的外交官词人,其域外词新颖独特,别具一格。书画家也是民国词集重要的作者群体,其作品往往画中有词的意境,词中有画的美感,诗情画意融为一体。民国词集作者群体只是一种大致的区分,社会动荡和读书人职业的变更,导致许多词人的身份具有一定的复杂性。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关键词】: 民国词 民国词集 作者群体
【基金】:上海市教委科研创新重点项目(14ZS042)
【分类号】:I207.2
【正文快照】: 民国名家词集,主要是指作者曾生活于民国时期,且于民国时期出版的名家词别集,包括排印本、石印本、刻本、油印本、稿抄本,等等。这些词集从渊源上看,主要承续晚清而来,因此依然保留中国传统词集的一些特点。但是文学的发展必然受到时代的影响,晚清到民国的一百余年,是中国社会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唐小兵;;徊徨在问学与论政之间的知识人——以1930年代《大公报》“星期论文”作者群体为例的分析[J];史林;2009年01期
2 本刊编辑部;刘景南;;哈尔滨:“90后”的北方之夏[J];课堂内外(高中版);2013年10期
3 陈明远;20年代知识阶层经济状况──上海的作者群体[J];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07期
4 蒙星宇;;网事如烟——北美华文网络文学20年[J];华文文学;2009年03期
5 杨仁敬;“扶新尊老”,越办越好[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学院学报);1989年02期
6 胡海胜;;庐山旅游文学变迁及其价值分析[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年05期
7 ;《流行歌曲》杂志 征稿启事[J];流行歌曲;2012年32期
8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记者 钟端浪;第八届江西省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开幕[N];江西日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琳;明代科技文献官方、民间、宗教三大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2 李超;隋唐科技文献官方、民间、宗教三大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3 金雯婷;南宋科技文献官方、民间、宗教三大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4 王丽丽;元代科技文献官方、民间、宗教三大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马宁;秦汉科技文献官方、民间、宗教三大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6 李婷婷;北宋科技文献官方、民间、宗教三大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7 崔戬;魏晋南北朝科技文献官方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8 盖婷婷;先秦文献官方与民间作者群体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9 田万通;建国初期上海连环画作者群体研究[D];东华大学;2016年
10 杨静;论《诗经》的作者类型与情感特色[D];西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社会形态变化与民国词集作者群体的构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26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9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