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渝竹枝词内涵三论
本文关键词:巴渝竹枝词内涵三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竹枝词涵盖由狭义到广义三个层面的定义。就狭义而言,其义有二。其一,竹枝词是配合曲子《竹枝》歌唱的曲辞;其二,竹枝词是以《竹枝》曲辞为范本拟作的七言四句乐府诗。其三,从广义而言,竹枝词是题名以"竹枝"为关键词的地方风土杂咏和纪事诗。土著居民和外来流寓的士人精英各有视角和立场,都应该被认定为巴渝竹枝词的作者。巴渝竹枝词的收录范围应以巴渝文化的传播区域为界。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 竹枝词 巴渝文化 文化地理
【基金】:重庆市教委人文社科重点项目“民俗文化视域下的巴渝竹枝词研究”(项目编号:14SKM05)
【分类号】:I207.22
【正文快照】: 关键词:竹枝词;巴渝文化;文化地理竹枝词广为人知,不仅因其流传广布四海,数量众多,而且还因为它具有非常广泛的人文学术研究价值,故而一直都是学界关注焦点1。追本溯源,巴渝民歌为竹枝词的渊薮向为学界公论。然今虽有论者不时提及“巴渝竹枝词”,但却未见有详细界说何为“巴渝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熊笃;论巴渝文化十大系列[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2 熊笃;论“巴渝文化”是贯通重庆古今的主流文化[J];重庆社会科学;2005年06期
3 敖忠;;涵盖广博 考据精审——《巴渝文化概论》略评[J];重庆社会科学;2006年09期
4 王川平;;一本勇于探索的书——序《巴渝文化概论》[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5 ;世博重庆周 巴渝文化齐登台[J];重庆与世界;2010年08期
6 孟君;;巴渝文化初探[J];美术教育研究;2011年02期
7 张中宇;;巴渝文化属性及其对文学艺术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2012年10期
8 王定天;;论“巴渝文化”应该缓行[J];四川文学;2007年05期
9 胡道修;;巴渝的内涵与巴渝文化的本源探究[J];长江文明;2009年01期
10 熊怡;刘汪洋;;巴渝文化 美传天下[J];今日重庆;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余楚修;;巴渝文化刍议[A];历史科学与城市发展——重庆城市史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吴秀萍;本市学者讲巴渝文化[N];重庆日报;2005年
2 记者 郭晋嘉;“巴渝文化行”华裔冬令营开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3 刘锡诚;寻找记忆碎片[N];文艺报;2012年
4 本报记者 童辰 王小妆 怀宗;洪崖洞——巴渝文化之春天的故事[N];中国经济时报;2007年
5 唐小涛;重庆将立法保护“非物”遗产[N];西部时报;2007年
6 邓毅;尽展巴渝文化魅力[N];中国艺术报;2002年
7 王林;追寻远去的家园[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4年
8 记者 吴秀萍;弘扬重庆人文精神 彰显巴渝文化特色[N];重庆日报;2006年
9 申文;《河街茶馆》富有巴渝文化底蕴[N];中国文化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白勇;巴蜀艺术交流渴望走出疲态[N];中华工商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邓雅清;地方高校特色校本课程开发[D];四川外国语大学;2014年
2 毛浩箔;方言传播中的文化建构与身份认同[D];安徽大学;2015年
本文关键词:巴渝竹枝词内涵三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0937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093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