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语境、文学传播与人事纠葛——“副文本”视野下的《呼兰河传》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01 07:16
本文关键词:历史语境、文学传播与人事纠葛——“副文本”视野下的《呼兰河传》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知识理念的兴起,现代文学文本的版本问题得到了更为深入的关注。版本是古典文献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版本学也是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分支,旨在"研究各种版本的形成、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优劣和成书时间"~①。近现代以来,伴随着社会内涵、排印技术等因素的变化,文学文本的版本状况变得更为复杂,"正文本"之外,"副文本"因素也得到了较多关注。正文或正文
【作者单位】: 长沙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关键词】: 《呼兰河传》;古典文献学;萧红;现代文学;文学传播;社会内涵;版本学;呼兰河传;版本问题;初版本;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建构与实践形态研究”(13CZW084)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文献学视野下的萧红作品研究”(CX2015B38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 |:T! 171 1.. 1 初版本《呼兰河传》 近年来,随着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知识理念的兴起,现代文学文本的版本问题得到了更为深人的关注。版本是古典文献学的核心要素之一,版本学也是古典文献学的基本分支,旨在“研究各种版本的形成、特征和差异,鉴别其真伪、优劣和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春红;走近《呼兰河传》[J];呼兰师专学报;2001年03期
2 施久铭;疲惫的终点《呼兰河传》叙述中的时间悲剧[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04年02期
3 危艳萍;;辗转的“荒凉”:《呼兰河传》的回旋式结构[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4 赖彦怡;肖向明;;民俗·启蒙·审美——重读《呼兰河传》[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5 李鑫伟;;蕴涵于《呼兰河传》中的悲剧意义[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年10期
6 黄德烈;试论《呼兰河传》的民俗意蕴[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1995年01期
7 王义祥;论《呼兰河传》的乡土特色[J];呼兰师专学报;1996年01期
8 童金宽;;走出课外练笔的泥潭——阅读《呼兰河传》获得的启示[J];中学生优秀作文(教学);2011年01期
9 顾e,
本文编号:4120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12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