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亭》三妇评本新论
本文关键词:《牡丹亭》三妇评本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吴吴山三妇合评牡丹亭还魂记》是《牡丹亭》的首部女性评本、《牡丹亭》的最佳评本、清代文学的最佳评本之一,也是中国乃至世界首部女性撰写的文艺评论专著,具有崇高地位和重大意义。在《牡丹亭》明清评批本中,该评本鉴赏水平最高、评点最细腻,总体成就上超过《牡丹亭》全体男作者的评批本,也超过了署名汤显祖的诸多评批和评论成果,取得了杰出的理论成就。其评述《牡丹亭》所描写的战事和有关人物的表现和谋略,是中国和世界文化史上最早的女性评论战争的成果,闺阁才女论兵说战,弥足珍贵。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
【关键词】: 《牡丹亭》 三妇评本 闺阁论文 才女论兵
【基金】:“上海市高校高峰高原学科建设计划”资助
【分类号】:I207.37
【正文快照】: 《牡丹亭》是仅次于《西厢记》的戏曲巅峰之作,极高的艺术成就使其在明清至20世纪成为影响最大的戏曲之一,在当今更成为影响最大的昆剧和戏曲经典。尤其是对女性的读者、观众和学者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有多则明清女性读者痴迷《牡丹亭》的动人记载,而且成为唯一有女性作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寇致铭;苏永莉;;“大流亡”中一“亭”——昆剧《牡丹亭》在海外上演的文化框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2 王省民;;试论明清戏剧的传播模式——以《牡丹亭》的传播为例[J];戏剧文学;2007年01期
3 张淼;;论《牡丹亭》对情的塑形[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4 张筱梅;;《牡丹亭》在明清时期闺阁女性中的传播[J];长江论坛;2007年03期
5 张筱梅;;论才女读者群对《牡丹亭》的接受[J];天府新论;2007年05期
6 赵天为;;曲谱中的《牡丹亭》[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7 王省民;黄来明;;《牡丹亭》评点的传播学意义[J];四川戏剧;2008年06期
8 王宁;;明末清初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阅读接受简论[J];戏剧艺术;2008年03期
9 陈娇龙;;《牡丹亭》的禁毁与传播[J];邢台学院学报;2013年03期
10 伏绍金;试析《牡丹亭》的浪漫主义特色[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征军;;“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宁波大学 黄敏学;春梦迢遥《牡丹亭》[N];光明日报;2014年
2 陈益;少儿不宜《牡丹亭》[N];文学报;2014年
3 王文静;最美的还是那株牡丹[N];北海日报;2010年
4 向志柱 湖南省社会科学院;《牡丹亭》蓝本问题再辨[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陈韧;看《牡丹亭》成为香港大学生的时尚[N];抚州日报;2006年
6 陈刚;论《牡丹亭》的多重意蕴[N];光明日报;2006年
7 罗兆荣;汤显祖《牡丹亭》写作时间说[N];丽水日报;2006年
8 刘梦溪;《牡丹亭》与《红楼梦》[N];中华读书报;2004年
9 本报记者 陈韧;汤翁研究呈现纵深发展态势[N];抚州日报;2006年
10 欧阳逸冰;缘尽情愈浓[N];文艺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2 张雪莉;《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甜;《牡丹亭》的明清女性读者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原辉;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牡丹亭》[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赵雅琴;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汪妍;美国汉学界的《牡丹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宁;传播学视野下的《牡丹亭》[D];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
6 刘颖;《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7 郑力元;诗性的迸发—《牡丹亭》创作精神研究[D];青岛大学;2011年
8 王芳;情与生:《牡丹亭》的道教文化内蕴[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9 潘婷;《牡丹亭》中的民俗文化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3年
10 王宁;梦幻:人类理想的戏剧表现形式《牡丹亭》的心理分析[D];陕西师范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牡丹亭》三妇评本新论,,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17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17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