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现代主义到“数字现代主义”——新媒介文学文化逻辑问题研究反思与新探
本文关键词:从后现代主义到“数字现代主义”——新媒介文学文化逻辑问题研究反思与新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媒介文学的文化逻辑问题是新媒介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西方学界以后结构主义理论解释超文本的特点,从而推导出了数字文学的后现代文化逻辑。中国学界主要运用杰姆逊的后现代理论阐释了网络文学的文化逻辑问题。其中理论诉求与创作实践不符等缺陷也引起了一些质疑。新媒介文学的文化逻辑归结为"数字现代主义"。数字现代主义可以被看成数字媒介技术、主体间动态交互性文本、数字时代的新现代性思想的融合体。数字现代主义文化逻辑在近20年的中西方新媒介文学实践中具有明显体现。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关键词】: 新媒介文学 数字现代主义 现代性 后现代主义
【基金】: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当代数字媒介场中的文学生产方式变革研究”(10CZW011)成果
【分类号】:I206.7
【正文快照】: 作者单小曦,杭州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杭州311121)本文所说的新媒介文学是指依托于数字化新媒介存在并展现自身特色的文学形态,具体包括如下两大类别:一是传统意义上的数字化,即一般所说的西方数字文学(电子文学)、中国网络文学及其各种新形态——博客文学、微博文学、短信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韦颂;;从肖复兴作品看体育文学的价值诉求[J];芒种;2013年12期
2 谢友祥;以知识的立场领会文学[J];社会科学论坛;2000年12期
3 王德胜;;“后批评”时代的文学研究[J];文学前沿;2000年01期
4 刘莉;;质疑网络文学[J];艺术广角;2001年04期
5 杨希;《点击文学》读后印象[J];榆林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3期
6 陈美珍;网络文学的当下可能性[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7 黄燕妮;论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秩序的新建构[J];当代文坛;2002年04期
8 钱虹;从依附“离岸”到包容与审美——关于20世纪台港澳文学中澳门文学的研究述评[J];世界华文文学论坛;2004年01期
9 盛英;国内网络与文学研究综述[J];当代文坛;2004年03期
10 王岳川;;网络文学:理性视域中的学理阐释[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梁笑梅;;20世纪巴蜀文学地域的空间形态研究层序[A];巴蜀作家与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论文集[C];2006年
2 杨匡汉;;关于共和国文学——《共和国文学50年·绪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1999.5)[C];1999年
3 高翔;;现代东北的文学世界[A];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获奖成果汇编[2007-2008年度][C];2010年
4 马玉红;;梁实秋伦理的文学观之阐释[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5 郝雨;杨剑龙;葛红兵;黄惟群;杨斌华;杨扬;郜元宝;郑涵;凌寒;;“微”阅读泛滥文学何为?[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12.3)[C];2012年
6 刘纳;;沈雁冰在“五四”时期的理论功绩[A];茅盾研究(第三辑)[C];198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方工业大学中文系 谭旭东;文学,变化中求发展[N];人民日报;2010年
2 特邀嘉宾 铁凝 王力平 陈超 关仁山 吕新斌;新世纪,河北文学的姿态[N];河北日报;2001年
3 杨扬;一个人的观感:2006年度的上海文学[N];文汇报;2007年
4 洪兆惠;谁还在意文学[N];辽宁日报;2008年
5 赖大仁;当今文学究竟缺什么[N];文艺报;2009年
6 于文秀;手机文学现象:午后茶点与后文学景观[N];文艺报;2009年
7 李万武;到文学好人堆里亮相[N];文艺报;2009年
8 王笑昔;文学行走在网络的路上[N];中国财经报;2010年
9 赖大仁;文学在理想中升华[N];文艺报;2010年
10 王艳荣;真的文学是有力量的[N];人民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管冠生;走进被遮蔽的文学游戏世界[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康凯;中国现代“文学真实”观念研究(1899-1949)[D];苏州大学;2012年
3 欧阳友权;网络文学本体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4 赵晓芳;视觉文化冲击与浸润下的文学图景[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杨志强;知性探求者:龙瑛宗文学思想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6 陈湘琳;欧阳修的文学世界与生命情境[D];复旦大学;2010年
7 陈刚;北碚文化圈与1940年代文学[D];吉林大学;2005年
8 韩敏;《收获》的90年代[D];四川大学;2004年
9 李钧;生态文化学与30年代小说主题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10 罗维;百年文学之“匪”色想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问津;新媒介文学与传统文学的转换与互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英;网络文学与文学难题[D];江西师范大学;2012年
3 杨蕾;现实的政治与文学的政治[D];吉林大学;2004年
4 鲁彩苹;文学媒介革新与传统文学的新发展[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5 李秀杰;论博客文学的兴起与发展[D];河北大学;2009年
6 宋庆梅;科技哲学视角下的汉语网络文学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12年
7 方颖艳;多重语境中的微博文学[D];杭州师范大学;2013年
8 杨希;津岛佑子文学の女性意识について[D];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年
9 梁小珍;新媒体文学的审美特性[D];辽宁大学;2012年
10 刘航;新世纪以来的消费文学和消费社会[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从后现代主义到“数字现代主义”——新媒介文学文化逻辑问题研究反思与新探,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27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3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