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学术之路
本文关键词:我的学术之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正我年轻时从未想过会研究历史。记得最初的理想是当钢铁工程师,因为那时,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建设鞍山等钢铁基地。后来,想当地质学家、数学家;再后来,想当作家,所以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想像苏联的法捷耶夫、西蒙诺夫等人一样,从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关键词】: 蒋介石 国民党 中山舰事件 孙中山 中华民国史 中国近代史 近代史研究 辛亥革命 出版 中国文学史
【分类号】:K25;D092
【正文快照】: 我年轻时从未想过会研究历史。记得最初的理想是当钢铁工程师,因为那时,国家正在大规模地建设鞍山等钢铁基地。后来,想当地质学家、数学家;再后来,想当作家,所以报考大学时选择了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学专业,想像苏联的法捷耶夫、西蒙诺夫等人一样,从记者走向文学创作的道路。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昭庚;;蒋介石谋当黄埔军校校长始末[J];文史春秋;2006年07期
2 马振犊;“偶然”之中的“必然”──1926年“中山舰事件”性质论[J];民国档案;1999年04期
3 曾成贵;蒋介石辞办黄埔军校问题之考述[J];学术界;1995年05期
4 赖海泉;;浅谈蒋介石受到孙中山信任的历史原因[J];历史教学;1989年04期
5 王颖;北伐时期蒋介石反革命的几个重要步骤[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6 黄卫民;是武力反击,还是积极退让──中共处理中山舰事件的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汤胜利;毛泽东在中山舰事件前后[J];党史文苑;1996年03期
8 叶昌友;中山舰事件后中共的斗争为何未能坚持下去[J];安徽史学;1998年01期
9 孙宪文;孙逸仙博士代表团访苏评析[J];历史教学问题;2002年01期
10 曾庆榴;;虎门之行——蒋介石倒汪谋略的形成[J];粤海风;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伟功;;孙中山先生奉安史实撷要[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2 王忠越;;毛泽东在解决皖南事变中的斗争艺术[A];毛泽东思想永放光芒——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论文集[C];2003年
3 陆炬烈;;桂林大本营时期孙中山革命思想的伟大转变[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4 玉宇成;;梧州为坚定孙中山北伐决心做出不朽贡献——对孙中山三次驻节梧州的再认识[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5 杜士勇;;山城聚群雄 水都留史迹——浅谈跟随孙中山北伐的重要人物与梧州[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李玉贞;;蒋介石《苏俄在中国》俄文版在俄再版[A];近代中国(第二十辑)[C];2010年
7 邓丽兰;;斯人已逝 余音永存——新发现的孙中山对两位美国记者的谈话[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8 邱捷;;孙中山的北伐战略与“三角反直同盟”[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9 周时英;;孙中山北伐受挫及其思想的重大转变[A];“孙中山北伐与梧州”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10 韩建国;;孙中山与南京紫金山[A];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中山先生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黄月平;揭开历史的谜底[N];北京日报;2007年
2 田伟;蒋介石在上海发迹二三事[N];中国档案报;2005年
3 孙武;胡宗南的“西北梦”[N];中国档案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李梁 实习生 许桐珲;重庆陪都无可再退[N];南方周末;2005年
5 王建英;蒋先云说“我是共产党,永做共产党员!”[N];中国档案报;2005年
6 王玉英;蒋介石的三次“下野”之第二次[N];中国档案报;2001年
7 韦晓萍;蒋介石去台湾前在大陆的最后7天他曾对自己的部属说:“台湾是中国的!”[N];中国档案报;2004年
8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杨天石;谈蒋介石日记的真伪[N];北京日报;2008年
9 ;蒋介石逃台后进行的军事改组[N];团结报;2002年
10 田迎五;蒋介石的四次北平之行[N];中国档案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率;蒋介石与民末宪政[D];吉林大学;2009年
2 汪朝光;战后国民党东北决策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3 宋梅英;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统一战线理论和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4 尚红娟;革命党精英在联俄容共后的蜕变[D];复旦大学;2008年
5 祝志男;中国共产党关于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论和政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李延龄;新民主主义时期苏联因素在国共两党政治角力中的影响[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7 闻丽;辛亥革命时期的政党观念[D];复旦大学;2006年
8 雷家军;中国近现代革命文化基本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9 吕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两党国家统一思想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吴建铭;民初(1912-1913)立法与行政关系的论争[D];福建师范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树卫;蒋介石个人权力的发展演变(1927.4.18-1949.12)[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陈卓;法西斯主义在中国的困境及原因分析[D];西北大学;2008年
3 孙海英;国民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北伐观的多维透视[D];曲阜师范大学;2004年
4 刘俊红;1935-1938年蒋介石抗战观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董家强;1926—1937年蒋介石国家统一策略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6 段智峰;蒋介石与汪精卫在二次合作格局下的斗争与合作[D];浙江大学;2009年
7 付玉旺;论国民党“二期北伐”到“九·一八”事变蒋日关系的演变[D];西南交通大学;2003年
8 郭昌文;黄埔训练时期蒋介石治校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9 张议学;从新生活运动看蒋介石的社会教育思想[D];曲阜师范大学;2010年
10 余本兰;战时蒋介石对美外交思想研究(1937-1945)[D];苏州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我的学术之路,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92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592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