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的科幻——刘慈欣对科幻美感的创造
本文关键词:浪漫的科幻——刘慈欣对科幻美感的创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刘慈欣是当代中国科幻文学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奉行"硬派"科幻的创作原则,严格遵循科学逻辑来进行科幻小说创作。他的作品因宏伟大气和想象瑰丽而广受赞誉。他自觉地进行创作实验,以求创作出区别于西方科幻小说特质,具有中国独特主题、风格的科幻文学作品。其小说虽然大部分展现的都是冷酷的科技主义和零度的情感,但也有着对科幻中浪漫主义的坚守。既向读者展示了科幻特有的美感,也体现出刘慈欣的人文主义关怀与对人类文学、艺术的致敬。
【作者单位】: 广西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刘慈欣 科幻小说 科幻美感 浪漫 人文主义
【分类号】:I207.42
【正文快照】: 一、浪漫内蕴—科幻意象之特点纵观刘慈欣的所有作品,许多作品主题都很空灵,有的已经涉及到时间本质和生命起源等哲学性问题,这些思考最终通过刘慈欣的叙事、结构、主题和意象展现出来。其中,刘慈欣作品中的众多科幻意象最能够向读者展现科幻的美感。刘慈欣小说里有关文明流浪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健;;让“坚硬”的科学柔软可触:论绿杨的科幻小说创作[J];科普研究;2012年06期
2 范霁雯;;科幻小说与现实[J];学术探索;2013年05期
3 郑晓君;巧妙跟踪——中篇科幻小说《隐形小侦探家故事》之八[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年16期
4 郭锐;谈世纪之交我国大陆科幻小说创作的几个主要问题[J];齐鲁学刊;2001年02期
5 李萍 ,方涛;科幻小说的幻想性[J];小说评论;2001年03期
6 林滨;科幻小说的几种美学形态[J];莆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03期
7 于青;;科幻小说:文学作品的轻骑兵[J];出版广角;2001年10期
8 孔庆东;中国科幻小说概说[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9 王卫英;港台科幻小说的民族风格架构与通俗化之路[J];当代文坛;2005年04期
10 廖高会;科幻小说中的非科学元素及民族风格的建设[J];昆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尹传红;;科学所“对应”的文化——兼论科幻作品的价值与使命[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2 王卫英;姚义贤;;科技时代,我们需要文学幻想——浅谈科幻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观念[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3 尹霖;武丹;沙锦飞;王卫英;;关于我国科幻发展状况的调研报告——“科幻创作与青少年想象力培养”研讨会综述[A];中国科普作家协会2011年论文集[C];2011年
4 李英;郑军;;超越自我,燃烧生命——黄易与他的科幻小说[A];科普惠民 责任与担当——中国科普理论与实践探索——第二十届全国科普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13年
5 于启宏;;中国当代科幻论[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6 韩啸;;微博文学:正在“编织”的当代新文体[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上)[C];2012年
7 李岫;;不可磨灭的历史贡献[A];茅盾研究(第11辑)[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施芳;迎候科幻小说的春天[N];人民日报;2001年
2 汤哲声;科幻小说:期待突破[N];文艺报;2002年
3 徐匡迪;我对科幻小说之浅见[N];光明日报;2006年
4 蒋信伟;走出低谷的中国科幻小说[N];文汇报;2007年
5 蒋信伟;走出低谷的中国科幻小说[N];文艺报;2007年
6 深圳特区报记者 梁婷;中国科幻小说“黄金时代”还在远处[N];深圳特区报;2010年
7 张魁兴;科幻小说大众化需大众共谋[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8 实习记者 刘新林 本报记者 傅小平;刘宇昆:科幻小说的技术与温情[N];文学报;2012年
9 苏州大学文学院 汤哲声 张琳;当代中国科幻小说凸显人本思维[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10 魏雅华;中国流浪的纯文学与重焕生机的中国科幻[N];中华读书报;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卫英;重塑民族想象的翅膀[D];兰州大学;2006年
2 刘媛;中国现当代科幻小说的发展历程、本土特点及大众传播[D];苏州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浪漫的科幻——刘慈欣对科幻美感的创造,,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04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60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