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漫画的再创作现状剖析——以日本“三国”故事漫画发展为着眼点
本文关键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漫画的再创作现状剖析——以日本“三国”故事漫画发展为着眼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近40年多来,日本各领域对"三国"故事的再创作活动十分活跃,在文学、歌舞、戏剧、动漫等各类传统与新兴媒体中,以"三国"故事为原型的再创作作品层出不穷。其中,日本现代意义上的"三国"故事漫画始于横山光辉自1971年开始连载的漫画作品《三国志》。在此后的40多年间,日本出版的"三国志"漫画作品达124部。这些作品的发展历程基本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萌芽期、渗透期、发展期,三个时期的作品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且内容越趋多样性。而如此繁荣昌盛的发展局面都得益于一系列改善中日关系的政治事件以及由此产生的良好创作环境。
【作者单位】: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三国演义》 漫画再创作 日本 三个时期
【分类号】:I207.413
【正文快照】: ·陈曦子·作为二十四史中评价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国志》不仅是一部史学巨著,更是一部文学巨著。作者在以史为据的基础上,以简练优美的语言为读者绘制出一幅幅三国人物肖像画,人物形象生动,可读性极高。而以这部史书为蓝本创作的古典小说《三国演义》经典的文学表现则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世厚;第十二届《三国演义》学术讨论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1期
2 吴微;第十三届《三国演义》学术研讨会召开[J];文学遗产;2000年04期
3 戴承元;试论《三国演义》在“天命”和“人事”之间的两难抉择[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3期
4 ;《三国演义辞典》韩文版问世[J];中华文化论坛;2000年02期
5 沈伯俊;面向新世纪的《三国演义》研究[J];四川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6 朱汉彬;以“义”为先以“仁”为本——简析《三国演义》的道德观与政治观[J];鄂州大学学报;2001年03期
7 方成慧;;《三国演义》运用历史文献的方式初探(上)[J];写作;2002年15期
8 郑铁生;名符其实的《三国演义新探》[J];社会科学研究;2002年06期
9 梅新林,韩伟表;《三国演义》研究的百年回顾及前瞻[J];文学评论;2002年01期
10 晓文;“自负”与“自卑”——读《三国演义》有感[J];陕西审计;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管仁福;;试论《三国演义》“气”的文化意蕴[A];2007年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界学术大会论文集(上)[C];2007年
2 林宪亮;;论《三国演义》之“白帝城托孤”[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喻斌;;曲直随剪裁 善恶任取舍——析《三国演义》中上庸之战的虚与实[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4 单长江;;《女仙外史》乃刻意模仿《三国演义》之作[A];水浒争鸣[第七辑]——2002中国水浒学会联会暨全国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马显慈;;《三国》、《水浒》之修辞艺术[A];水浒争鸣(第九辑)——2006年全国《水浒》与明清小说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6 陈文新;;小说史上的一处重要分野——追寻《水浒传》与《三国演义》的差异之源[A];水浒争鸣(第五辑)[C];1987年
7 曹亦冰;;考论《三国演义》关羽的“重枣脸”[A];2006中国山西·关公文化论坛论文汇编[C];2006年
8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三[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9 关四平;;刘备与宋江比较论——《三国演义》与《水浒传》比较研究之一[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伯俊;《三国演义》:“说大事”的影响力[N];解放日报;2007年
2 王后法;《三国演义》的美学悲哀[N];中华读书报;2007年
3 蛟潭二中 王胜生;浅谈《三国演义》中的“易主”现象[N];学知报;2010年
4 南方日报记者 吴敏 蒲荔子 实习生 周晓婷;《三国演义》“不靠谱”却真实[N];南方日报;2011年
5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冯立鳌;文以观史 武以争胜[N];光明日报;2014年
6 本报记者 薛庆元 通讯员 于峰;《三国演义》作者再起争议[N];中国消费者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牛庆国;为补《三国》苦耕耘[N];甘肃日报;2005年
8 冉利华;《三国演义》对反讽的运用[N];文艺报;2005年
9 胡德平;父亲谈《三国演义》的几个片段[N];南方周末;2011年
10 资治;历史事实:后存在的魅力[N];中华读书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郭素媛;《三国演义》诠释史论[D];山东大学;2009年
2 赵莹;《三国演义》在日本的译介与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3 聚宝;《三国演义》在蒙古地区的传播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古旭;《三国演义》研究三题[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2 武志国;论《三国演义》中的军事谋略描写[D];曲阜师范大学;2008年
3 金明淑;韩国文化中的《三国演义》因子研究[D];延边大学;2015年
4 萨仁娜;《青史演义》与《三国演义》之比较[D];内蒙古大学;2015年
5 刘振东;司马懿形象流变研究[D];渤海大学;2016年
6 崔春雨;明代长篇白话小说中的战争叙事[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7 黄芮;三国“吴主”形象的生成与演变研究[D];陕西理工学院;2016年
8 闫丽丽;《三国演义》数理批评[D];山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邹彬;《三国演义》在明清时期的传播研究[D];扬州大学;2010年
10 孙广硕;《三国演义》志怪成分研究[D];延边大学;2009年
本文关键词:古典小说《三国演义》漫画的再创作现状剖析——以日本“三国”故事漫画发展为着眼点,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68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66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