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从关汉卿杂剧探析其女性意识

发布时间:2016-05-19 09:01

  本文关键词:从关汉卿杂剧探析其女性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云南大学》 2010年

从关汉卿杂剧探析其女性意识

李雪  

【摘要】: 元杂剧是我国戏剧史上最辉煌的篇章。关汉卿,作为元杂剧创作队伍中的中流砥柱,他的剧作历来是大家关注的对象。研究关汉卿杂剧的文章虽然很多,可大多数文章只是就一个剧本或某一类人物形象进行论述。本文将对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角色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论述,从身份的不同出发,分为婆婆、青楼女子、大家闺秀、婢女、寡妇五大类。在具体的女性形象的分析中,感受关汉卿笔下的女性具有怎样独特之处,可以让人久久沉醉其中。是怎样机遇与关汉卿的创作才华不期而遇,使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女性再次发出耀眼的光彩?本文从大都的创作氛围,文人与妓女关系的改变,关汉卿的文学修养和关汉卿有意识的创作四个方面来解释为何关汉卿能够塑造出影响深远的女性形象。 列宁曾经说过:“判断历史的功绩,不是根据历史活动家有没有提供现代所要求的东西,而是根据他们比他们前辈提供了新的东西。”从这个角度而言,关汉卿是了不起的。他不仅创作出了众多性格各异、思想卓然的女性形象,他进步的女性观,伟大的人文关怀,还为后世的作家继承和发展。他女性意识的进步性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无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观念,塑造了一批慧气逼人的女性形象;二、对“从一而终”贞节观的突破,创作出了寡妇再嫁的谭记儿;三、打破“女主内”的封建礼教,刻画了一批有思想、有主见、有行动的女性;四、石破天惊的爱情宣言,女性的爱情意识开始觉醒。关汉卿的人文关怀,从剧作描写的女性的结局中就可以明显感受到。 虽然关汉卿在塑造女性形象方面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他的剧作也得到了众多的赞誉,但因为历史的和个人的局限,他的剧作还存在很多遗憾和不足之处。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云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I207.3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与独具特色的女性情怀8-36
  • 一、婆婆形象9-13
  • 二、青楼女子形象13-21
  • 三、大家闺秀形象21-26
  • 四、婢女形象26-29
  • 五、寡妇形象29-36
  • 第二章 关汉卿成功塑造女性形象的原因36-43
  • 一、大都的创作氛围36-37
  • 二、文人与妓女关系的改变37-39
  • 三、关汉卿的文学修养39-40
  • 四、有意识的作为40-43
  • 第三章 进步的女性意识,伟大的人文关怀43-58
  • 一、关汉卿女性意识的表现43-49
  • 二、女性意识中彰显人文关怀49-52
  • 三、关汉卿思想的影响及局限52-58
  • 结语58-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白波;;关汉卿杂剧女性形象分析[J];参花(文化视界);2013年03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余勇;元杂剧与元代文人心态[J];北方论丛;2004年01期

    2 陈雅娟;从元代士妓爱情杂剧透视元代文人心态与社会地位[J];巢湖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3 胡丽娜;从“风尘夙怨”到“血肉筋骨”——论关汉卿的“烟花情结”与他对女性的发现胡丽娜[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4 何砚华;试论关汉卿以妇女问题为杂剧主要题材之原因[J];广西教育学院学报;1996年03期

    5 潘莉;关汉卿杂剧的女性主义阐释[J];江西社会科学;2001年08期

    6 郭英德;论元明清小说戏曲中的雷同人物形象[J];明清小说研究;1997年04期

    7 邓春玲;;关汉卿进步的妇女观[J];南方论刊;2001年05期

    8 徐子方;关汉卿研究的百年评点与未来展望[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9 高江凤;;元代戏剧中女性形象之论析[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10 任梦池;;试论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意识[J];商洛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蒋小平;晚明传奇中女性形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成敏;论元杂剧的模糊性美学特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高爽;唐传奇中的女性形象[D];东北师范大学;2003年

    3 郭丽;元代婚恋杂剧对传统题材的拓展与深化[D];河南大学;2003年

    4 于娜;传统樊笼里的女性悲歌[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5 白小金;论元代婚恋杂剧中的女性世界[D];江西师范大学;2007年

    6 张琼;关汉卿艺术境界论[D];华南师范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诗泽;;躯体:新的诗歌话语建构——新时期女性主义诗歌的性别突围[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2 黄燕;;男权社会的别传——毕飞宇“女性叙事文学”的另类解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3期

    3 崔志伟;;元明之际松江诗人“史诗”创作解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1期

    4 张英雪;;英国资本主义的崛起与女性意识觉醒之关联——重读《简·爱》[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年02期

    5 汪杨;;秘密花园的文化叙事——论世纪之交中国女性作家的“欲望化写作”[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6 吴春;;中国女性个人化写作的困境和突围——从反思陈染的创作发展历程谈起[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7 赵婧;;“雌雄同体”:杜拉斯一生的诠释[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8 徐天戍;;当代美国女权主义文学批评概观[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9 张晓燕;;茜莉的再生——《紫色》中的妇女主义解读[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10 何刘杰;;二十世纪末中国女性写作文化意义述评[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王艳芳;;从性别对抗到多元化书写——论新世纪女性写作的新走向[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6.6)[C];2006年

    3 汪美琼;;《威尼斯商人》中鲍西亚的女性主义解读[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0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6年

    4 汤瑶;;《蝇王》男权社会里被沉默的女性声音[A];福建省外国语文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武沛;;徘徊于两性之间的美——解读艺术作品中“中性”身体的符号[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6 陆兴忍;;后学语境下女性日常生活叙事话语权威的建构[A];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年刊(2010年卷)——文学理论前沿问题研究[C];2010年

    7 高鸿萍;;论变态心理在女性创作中的审美品格[A];性与性别研究(第2辑)——性别的触角[C];2011年

    8 荒林;;郑敏诗歌:女性现代性文本[A];郑敏诗歌研究论集[C];2011年

    9 刘杨;;浅议网络时代耽美文化的传播——同人女的小众亚文化[A];第二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1年

    10 杨金营;;试论蒙元对汉人南人的政策[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庆红;性、政治与诗歌理念[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娟;理论旅行:吸收与变异[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付明端;从伤痛到弥合[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4 傅美蓉;从反再现到承认的政治[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吕敏宏;手中放飞的风筝[D];南开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王志萍;当代新疆文学的性别书写及其文化内涵[D];南开大学;2010年

    8 刘波;“第三代”诗歌论[D];南开大学;2010年

    9 李振;延安《解放日报》中的性别与文学[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康维娜;清代浙江闺秀文章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伟婷;吴潜任官庆元府时期词作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华东方;遗山词研究三题[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3 李青;延安时期女性文学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4 沈敏;20世纪60年代至今美国电影中的女性主义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5 周玉英;陈染小说创作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6 高佳;自我发现历程—《藻海无边》与《野草在歌唱》中的身份危机[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7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8 成朝晖;“国风”与南北朝民歌中民间爱情诗的比较[D];湘潭大学;2010年

    9 黄必辉;从《帕梅拉》看塞缪尔·理查逊的女性观[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贾雪霞;“私人化写作”现象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张俊卿;;论关汉卿杂剧的女性意识[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1期

    2 闫博;;论关汉卿杂剧中女性塑造之成因[J];职大学报;2011年06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毛媛媛;元杂剧女性形象研究—男权中心话语的“隐性异化”[D];济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晓峰;唐传奇与魏晋南北朝小说比较谈[J];安庆师院社会科学学报;1998年01期

    2 袁行霈;关于文学史几个理论问题的思考——新编《中国文学史》总绪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3 刘敬圻;婚恋观念的嬗变及其启示──“三言”“二拍”名篇心解[J];北方论丛;1994年02期

    4 孙旭;“二拍”中情爱女性之人格结构探微[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5 谢真元;古代小说中妇女命运的文化透视[J];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1期

    6 孙理兴;中国古代妇女伦理模式述论[J];道德与文明;2000年03期

    7 郭玉生;从人生论美学到实践美学——中国悲剧观演变论[J];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2004年01期

    8 程春萍;新视角下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形象的再思考[J];东疆学刊;1998年02期

    9 马明杰;从《琵琶记》的大团圆中惊醒[J];大舞台;2003年06期

    10 陈节;论唐人小说的“诗意”[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成敏;论元杂剧的模糊性美学特色[D];曲阜师范大学;2000年

    2 杨飞;万历剧坛传奇创作繁荣原因初探[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3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宪丛;;艳语狂歌的柳永与关汉卿[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2 张俊卿;;论关汉卿杂剧的女性意识[J];陕西教育(高教版);2009年01期

    3 潘莉;社会底层的呐喊与抗争——关汉卿杂剧中男女形象的对比[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4期

    4 苟莹莹;;浅谈关汉卿杂剧中的女性形象[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12期

    5 叶帆子;;关汉卿剧作中的女性形象及作家的妇女观浅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05期

    6 王茜;;论关汉卿旦本剧中的女性认同意识[J];开封大学学报;2009年03期

    7 张真;读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J];剧本;1958年06期

    8 韋啓玄;无源不流 无根不生[J];剧本;1959年09期

    9 谭正璧;;关汉卿作或续作《西廂》说溯源[J];学术月刊;1962年04期

    10 陈宪武;;悼念,漫忆,其他——写在田汉同志平反昭雪前夕[J];新文学史料;1979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魏天真;;女性意识与身心之痛:阿毛的三个文本[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黄丽贞;;关汉卿《单刀会》杂剧的剧本结构与修辞艺术[A];文学语言理论与实践丛书——辞章学论文集(上)[C];2002年

    3 赵书;;北京历史上的四大文化名人[A];科学发展:文化软实力与民族复兴——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论文集(下卷)[C];2009年

    4 单晓红;;城市女性媒介素养状况调查——以昆明市为例[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07):媒介素养与公民素养论文集[C];2007年

    5 李掖平;;论张爱玲的女性意识[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2)[C];1999年

    6 杨扬;刘军;陈敏杰;杨志强;郑积梅;俞敏华;曹莹;黄芳;;性别与文学的关系——以新世纪文学中女性意识的表达为参照[A];当代文学研究资料与信息(2007.2)[C];2007年

    7 周海波;;女性与审美:选择中的困惑与冲突——换一个角度看郭沫若历史剧[A];“我的郭沫若观”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89年

    8 张厚余;;晋人剧作在元杂剧中的突出地位及原因[A];2010年三晋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9 文雅歌;;红尘中的诗性守望——论《谁带我回家》中的女性形象和诗情品格[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阿毛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10 周双红;;家族主义——“侠”文化——女性意识——对“茶人三部曲”的三种解读方式[A];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晶;[N];中国文化报;2011年

    2 吕新斌;[N];人民日报;2001年

    3 吕文汉;[N];保定日报;2006年

    4 刘建苏;[N];团结报;2011年

    5 李韵;[N];人民日报;2002年

    6 本报记者 章建潮;[N];人民政协报;2002年

    7 张燕瑾;[N];人民政协报;2002年

    8 张厚余;[N];太原日报;2006年

    9 记者 寇奇平;[N];保定日报;2011年

    10 黄维琼;[N];重庆日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喦;关汉卿新论[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2 吴晓红;中国古代女性意识——从原始走向封建礼教[D];苏州大学;2004年

    3 金美英;中韩现代女作家的女性意识比较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赵林云;论女性意识视域下的当代女性诗歌[D];山东大学;2013年

    5 宋寒冰;元杂剧与佛教母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张维娟;元杂剧作家的女性意识[D];首都师范大学;2004年

    7 李燕;跨文化视野下的严歌苓小说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8 房芳;平民世界的人性书写[D];山东大学;2011年

    9 李雪花;朝鲜朝闺阁汉诗研究[D];延边大学;2007年

    10 杨宗蓉;田汉戏剧的唯美倾向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雪;从关汉卿杂剧探析其女性意识[D];云南大学;2010年

    2 谭丹;试论中国大陆当前女性期刊的女性意识缺失[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3 姚海燕;非自主的存在:中国古代作品中的女性形象[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4 王彬;《醒世姻缘传》女性形象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5 杨雪;女性意识的觉醒之路[D];苏州大学;2009年

    6 谢莉莉;20世纪美国文学中黑人女性形象的嬗变[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7 张纯静;中国大陆流行歌曲中的女性形象研究(1996-2006)[D];西南大学;2008年

    8 王郁松;新时期中国电影中女性形象的转型[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9 覃春琼;女性写作的别样风景[D];暨南大学;2006年

    10 金霞;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视女性形象[D];武汉大学;2005年


      本文关键词:从关汉卿杂剧探析其女性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69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db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