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

发布时间:2016-05-21 11:11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

发布日期: 2012-05-02 发布:  

  2010年第3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

2010年第3期

  关键词:古代文学 人文精神 人格境界
中国论文网
  摘 要: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然而在当前环境下,大学的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日趋明显,人文精神日益萎缩。所以,确立现代大学理念,弘扬人文精神传统,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资源是极为丰富的,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教育,使学生接受与继承我们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和文化积淀,对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一、人文精神教育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人文精神简单来说就是以人为本的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它强调一切从人出发、一切以人为归宿的精神,它高度重视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人文精神不仅是精神文明的主要内容,而且影响到物质文明建设。“它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尺度。一个国家的国民人文修养的水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国民教育中人文教育的地位和水平。”{1}毋庸置疑,人文精神是大学教育的核心,是大学的灵魂所在。“教育的根本是理想人格的培养,没有人格培养的教育就是失败的教育,没有人文精神的教育也是没有灵魂的教育”{2}。大学,不仅仅是培养专业人才的机构,更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培训中心,是大学生“精神成人”的摇篮,为人的全面、理性发展提供精神资源,开启心智,开阔境界,使人成为健全的个人。所以,确立现代大学理念,弘扬人文精神传统,已成为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然而近年来,大学的市场取向、功利取向日趋明显,人文精神日益萎缩。大学产业化论调一经提出,其诸多弊端已是毋庸置疑。这种教育倾向过分强调了市场经济的重要性,偏重于知识与技术的传授,而忽视了对人文教育的关注。当前大学生中出现的信仰危机、精神颓废、道德滑坡、行为失控、沉迷网吧等现象十分严重,他们缺乏对他人的关心、对社会的关心、对周围的关心、对英雄所应有的崇敬,缺少精神和信仰,缺少承受力和责任感,没有更大激情和乐趣等等。这一切不能不使我们感觉到教育的功利性已使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明显处于失衡状态,人文精神的缺乏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因此在教学中贯彻人文精神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实施人文精神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因为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不仅是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而且更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的珍贵财富,也是我们今天建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文化所必须继承和借鉴的丰富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激励和促进人们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的精神食粮。所以古代文学教学既是专业文学知识的传授过程,也是宣扬人文精神的教育过程。
  
  二、古代文学中
  
  蕴涵的人文精神资源以及现实意义
  古代文学所蕴涵的人文精神资源是极为丰富的,从《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词、元曲再到《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从老庄、孔孟、屈原、司马迁、陶渊明、李白、杜甫到韩愈、苏轼、陆游、辛弃疾、李贽、顾炎武、曹雪芹等,这些卷帙浩繁、灿若星斗的优秀文学作品和这些卓然独立、品格高尚的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带给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思想文化的深刻启蒙,积淀了我们民族深厚的人文精神资源。古代文学中贯穿的人文精神是以孔子的儒家学说为核心,以老庄思想为补充,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宗旨,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心系天下与苍生的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我国古代文人对国家和人民的高度关心,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是一种积极参与、敢负责任的精神,也是居安思危、处兴思亡的辩证理性精神。孔子曰“忧心忡忡,然后君子”。忧患意识在古代文人士大夫身上非常广泛、非常鲜明、激烈。唐代杜甫一生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为己任,始终不忘忧国忧民。他“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在家常起早,忧国愿丰年。”在杜甫的思想深处始终背负着的沉重的忧患意识。北宋范仲淹“进亦忧,退亦忧”,“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涵盖了古代知识分子普遍的忧患情怀。南宋陆游二十岁便立下了“上写击狂胡,下写草军书”的宏图壮志,立志要扫荡胡虏统一中原,为此陆游一生都在为这一个目标孜孜不倦地奋斗着。虽然当今大学生生于和平年代,但是中国目前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还不够强盛,国际环境也不容乐观,国外的反华势力还很猖獗,一直没有停息活动,中华儿女在海外备受欺凌、侮辱的现象屡见不鲜,联系这样的具体国情,结合作家作品中的忧患精神,可以激发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鼓励他们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奋斗。
  第二,渴望建功立业、为理想、为信仰而坚持不懈的执著精神。建功立业是中国古代文人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和普遍的心理期待,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反复歌咏的一个重要主题。李白渴望:“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泰山学孟少府移文书》),高适追求:“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塞下曲》),岑参放言:“功名须及早,岁月莫虚掷。”而更可贵的是在这追求理想和事业的过程中古代文人坚持不懈的顽强精神。伟大诗人屈原长期被放逐,备受磨难,但屈原仍不屈不挠,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政治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对理想的执著追求影响了无数后世文人。司马迁身受屈辱的宫刑,但以坚忍的毅力,终于完成了不朽的《史记》。他们这种坚定的人生追求和信仰对当代大学生注重个体发展、确立个人奋斗目标、追求自身价值,培养自强自信具有极强的启迪作用。
  第三,面对苦难与得失的豁达生活态度。中国文人大多在事业追求上是积极进取的儒家精神,而在生活态度上则更多地接受佛道思想的影响,遇事达观,心胸开阔,随遇而安,尽管备受挫折,仍然超然物外,“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苏轼一生三次被贬,但他仍然超脱物外,随遇而安。当他年过花甲以抱病衰老之躯从荒远的海南岛被赦还仍毫不在乎地说:“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把那种悲惨的贬谪生活当作人生最奇绝的游历,可见其心胸的洒脱旷达。欧阳修也是一生几经磨难,但他对这一切并不以为然,认为:“君子轻去就,随卷舒,富贵不可诱,故其气浩然。”他们没有对苦难、挫折耿耿于怀反而把人生的不平和挫折当作最好的一次游历,当作一笔珍贵的财富。正是这样的立身处世的人生态度使他们没有颓丧,保持着一贯旺盛的创作活力,为后人遗留下那么多的优秀诗文。在校大学生应该学习他们这种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面对挫折不气馁,面对困苦不叹息,面对得失宠辱不惊。
  第四,以人为本的人性关怀。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注重人本,孔子的“仁”字充分体现了人本精神,贯穿着人本精神的精髓。“仁”的核心是爱人,“仁者爱人”。这种“仁”首先是基于家族生活中的亲情,其根本是孝悌之情: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在孝悌之情的基础上又扩展为“四海之内皆兄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提倡对人的普遍关怀,形成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社会生活中浓烈的人情味,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代的许多文学作品都从不同角度抒发了人与人之间这种最美好的深情厚谊。如孟郊吟诵母子之情的《游子吟》,苏轼怀念亡妻之情的《江城子》,李白感动于朋友之情的《赠汪伦》,白居易对陌生歌女怜惜之情的《琵琶行》,还有苏轼对广大芸芸众生关爱之情的《荔枝叹》等等,这种浓烈的人伦之情对家庭对社会的稳定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是民族团结的基石。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过程的日益加快,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更加密切,更加便利,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也更加频繁,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的人呈现出纷繁复杂的多元化的文化价值观,这就要求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要互相关爱,互相善待,不歧视不排斥,以平和、友爱之心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以团结为原则,以关爱为纽带,营造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和谐。

  第五,对大自然、宇宙万物的热爱之情。“中国传统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取得自己生存和发展。”{3}表现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是古代文人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与珍视,甚至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鹿柴》)描绘了空山深林傍晚的幽静和清新。孟浩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过故人庄》)陆游:“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流露了对农家田园风光的喜爱。辛弃疾:“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白发谁家翁媪,醉里吴音相媚好。”(《清平乐》)都表达了人与自然的怡然相得。古代文学作品对大自然风光的优美描写,表现了古人与自然的亲近与融洽。当今社会,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危机是目前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危机之一,植被破坏、水污染、大气污染,城市化与工业化的高度发展造成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与透支,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通过阅读古代描写自然风光的作品,可以使学生走进古代那一片空气澄明、绿树苍郁的绿色中国,更珍爱环境,为保护环境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三、如何在教学中传递这些人文精神资源
  
  在古代文学教学中贯穿人文精神教育,首先,授课教师本人要有浓厚的人文精神。“一个既有着很高专业素质同时又有着很好的人文素质的教师,本身就具有很大的人文教育意义,就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文精神资源。”{4}只有教师的认识水平与思想境界得到了提升,人文教育才能落到实处。因此,我们在呼唤人文精神教育的时候,首先要审视我们的教师是否具有人文情怀,我们的教育行为是否具有人文性。我们在从事教育工作时,是否还把它当作实现教师人生价值与意义的途径与方式,而不仅仅是自己谋生的工具和职业;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在与学生的共处中,我们教师自己的人文精神有没有得到丰富和发展;我们在进行教学时,是否只想到传授知识而忽视了培养他们的个性、思想和人文精神。其次,在传达古代文学中人文精神的过程中必须要用人文化的形式。要根据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古代文学中的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学生的精神世界中去,不能强硬地灌输,机械地讲授。具体做法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
  第一,利用多媒体课件的生动与直观,引起学生的强烈关注。多媒体课件利用视听材料的呈示,可以使学生各种感官得到延伸,把学生的感官所难以感觉到和不可能感觉到的事物、现象、事件直观、形象地再现给他们,拓展学生认识和感悟文学世界的时空广度,激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注重经典作品的朗读与背诵。经典作品所蕴涵的人文精神和艺术形象具有超越时空的永恒魅力,长期的朗读与背诵使学生含英咀华,在对美文的欣赏中慢慢领略作品的人文精神内涵。
  第三,举办专题研讨课。讨论课能最大限度地保证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和个体经验的参与、反思和表达,使人文精神教育真正地人文化。定期就学生感兴趣的或教师认为有必要探讨的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开展专题研讨课,教师最后要有总结,掌握方向,鼓励精彩发言,也要纠正一些过于偏颇的观点。
  人文精神教育是一项长期的重要任务,“人文教育的最终目的不是要增加人的所有物,而是要提升人的境界。”{5}人文精神所具有的超越性,执著于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寻求一种人生的信仰,让人们不因生活困苦而失望,不因环境改变而沮丧,不因遭受挫折而萎靡,不因生活优越而没落。针对学科教学的特点,在古代文学作品教学中弘扬人文教育,使学生接受与继承我们本民族的价值规范体系和文化积淀,对提升学生的人格境界,对学生个体的发展,对社会的发展,都会起到重要作用。
  
  作者简介:党月异,德州学院中文系副教授。
  
  {1} 陈旭光.21世纪素质教育系列教材――艺术的意蕴[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 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3} 张岱年.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4}{5} 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快速投稿通道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学与人文精神的弘扬,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79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79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47d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