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汉乐府婚恋诗歌与《诗经》婚恋诗歌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6-05-23 17:05

  本文关键词:汉乐府婚恋诗歌与《诗经》婚恋诗歌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延边大学》 2009年

汉乐府婚恋诗歌与《诗经》婚恋诗歌的比较研究

王艳霞  

【摘要】: 汉乐府是继《诗经》之后,古代民歌的又一次大汇集。它们多出于社会下层群众之口,“感于哀乐,缘事而发”,表达了人民自己的心声,道出了人民自己的爱和憎,真实地反映了封建社会内部的矛盾和冲突。汉乐府诗歌历来成为学者文人喜读乐诵的文学作品,闪烁着独特的艺术光辉。汉乐府的题材广泛:有的披露了战争的罪恶,有的反映了人民生活的痛苦,有的描写了家庭男女的问题悲剧,也有的叙写了孤儿的啼泣、病妇的哀吟。在汉乐府中,女性题材作品占有重要的位置,刻画了一系列丰富而饱满的妇女形象:她们或大胆求爱,或贫贱不弃,或毅然决绝,或主动求去。以抒情主人公不同的情感积淀为基础,形成了不同内容的文学作品。透过这些诗歌可以看出,在当时社会背景下人们对爱情、婚姻的态度,也可以窥见出社会制度对人物性格的制约,这种制约直接影响了她们的婚恋心理。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全面而系统地反映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堪称一轴巨幅画卷。它为读者再现了当时的社会制度、世态人情和民俗风习等。它是一部现存最古老的中国诗歌作品集,然而它历经岁月的洗礼的和文人的解读,丝毫不减其内在的文学色彩;相反,越读越能感受出它的美妙和经典。“国风”是《诗经》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学感染力吸引着历代学者。婚恋诗歌在“国风”中占有很大比重,成为研究当时社会妇女地位和人们爱情观的重要依据。“国风”中的婚恋诗歌以男女爱情和婚姻为主题,其中包含了多个生活画面:有的反映了青年男女的初恋思慕,有的表现了婚姻生活的美满幸福,有的描写了分离恋人的思念心理,也有的哭诉了被弃妇女的悲伤情怀。不同的妇女形象构成了不同的诗歌主题,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文学作品。通过诗歌中隐藏的情感因素,看出《诗经》时代妇女的爱情观、婚恋态度及性格显现。 社会制约人的发展,人的活动对社会也有一定的反影响因素,不同的社会制度对不同时代的文学作品有着不可忽视的限定作用。在汉代各种礼教初现端倪的背景下,产生了情感表达相对含蓄、隐匿的汉乐府;在周代的社会制度下,产生了没有被严密礼法束缚的《诗经》。总体来说,在我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婚恋诗歌是呈整体下移的趋势发展的。 虽然汉乐府是《诗经》后期的文学成就,但是汉乐府中的婚恋诗歌与《诗经》相比,无论在主题内容还是在创作手法上,都有它的独特性和突破性。对于《诗经》中的内容,汉乐府从题材选择、思想内容和主角类型方面下功夫,使得汉乐府中的婚恋诗歌更加容易吸引读者,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对于《诗经》中的艺术形式,汉乐府有继承,更有发展,在诗歌的语言表达、比兴手法的运用及诗歌的叙事艺术上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这也是它经久不衰,至今被人们反复研究的原因之一,文学作品间的一种传承关系由此可以窥见一斑。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延边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1
  • 第一章: 绪论11-14
  • 1.1 研究历史及现状11-13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13
  • 1.3 研究方法13-14
  • 第二章: 《诗经》中的婚恋诗14-21
  • 2.1 婚恋诗概说14
  • 2.2 《诗经》婚恋诗分布14-15
  • 2.2.1 婚恋诗分布情况14-15
  • 2.2.2 分布不均的原因15
  • 2.3 《诗经》婚恋诗类别15-21
  • 2.3.1 恋情诗歌15-16
  • 2.3.2 婚姻诗歌16-21
  • 第三章: 汉乐府中的婚恋诗21-33
  • 3.1 汉乐府婚恋诗类型21-30
  • 3.1.1 与《诗经》相应的传统类别21-26
  • 3.1.2 对《诗经》传统类别的创新26-30
  • 3.2 爱情观的转变30-33
  • 3.2.1 传统爱情观30-31
  • 3.2.2 汉乐府诗的爱情观31-33
  • 第四章: 汉乐府对《诗经》婚恋诗的继承与拓新33-38
  • 4.1 诗歌内容的继承与拓新33-35
  • 4.1.1 题材选择广泛33
  • 4.1.2 思想内容深刻33-34
  • 4.1.3 主角类型增多34-35
  • 4.2 诗歌艺术形式的继承与拓新35-38
  • 4.2.1 表现在诗歌语言上35
  • 4.2.2 表现在诗歌比兴手法上35-36
  • 4.2.3 表现在诗歌叙事艺术上36-38
  • 第五章: 从社会制度上探讨汉乐府婚恋诗创作变异的原因38-53
  • 5.1 周代社会制度38-42
  • 5.1.1 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38-40
  • 5.1.2 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40-42
  • 5.2 汉代社会制度42-45
  • 5.2.1 女性在社会生产中的地位42-43
  • 5.2.2 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43-45
  • 5.3 不同社会制度对作品内容的影响45-53
  • 5.3.1 表现在《诗经》中45-49
  • 5.3.2 反映在汉乐府中49-53
  • 第六章: 结语53-54
  • 参考文献54-57
  • 致谢57-58
  • 附录5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束有春;从《诗经》的景物描写看西周社会生活[J];宝鸡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2期

    2 孙德华;;从《诗经》的爱情诗看周代的聘婚礼及婚制特点[J];长春大学学报;2007年07期

    3 于衍存;郝秀荣;;论《诗经》爱情诗中树兴象的文化涵义[J];东疆学刊;2006年04期

    4 王春庭;论弃妇诗[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5 杨子江;《诗经》婚恋诗的美学价值[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6 庞国太;;浅谈汉乐府民歌的艺术成就[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7年01期

    7 蒋信;;“拉杂摧烧之”正解[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8 章可敦;;论《诗经》与两汉乐府诗的人物描写[J];青海师专学报.教育科学;2006年02期

    9 叶修成;梁葆莉;;《枯鱼过河泣》为弃妇诗考[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7年07期

    10 王颖;;谈《诗经》中的弃妇诗[J];社科纵横;2006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楚爱华;《醒世姻缘传》中父权秩序的倾覆[J];蒲松龄研究;2002年02期

    2 蒋玉斌;;聊斋电视系列剧(旧版)的改编技法探析[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3 贺金茹;;从笑语“婴儿”到哭泣的“宁姑”——男权社会女性失语化与柔弱化的悲剧历程[J];蒲松龄研究;2010年01期

    4 闵顺琴,卢和乐;《诗集传》词语训释商榷[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5 钟翠红;李建华;;论江总的散文创作[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02期

    6 吴贤哲;;七言古诗起源与产生问题考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年04期

    7 陈道贵;从佛教影响看晋宋之际山水审美意识的嬗变——以庐山慧远及其周围为中心[J];安徽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8 张晓宁;;稼轩词题序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9 杨合林;;五、七言诗体与汉乐府之关系[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10 李建栋;;北齐时代的西域胡戎乐东渐及其对政治的影响[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鄂川秀;《诗经》与汉乐府爱情诗女性形象之比较[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2 董常保;浅论《诗经·国风》中爱情诗的分类[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4期

    3 杨朴;;男权统治下的女性悲剧——《孔雀东南飞》主题的重新探讨[J];名作欣赏;2006年07期

    4 谢艳明;;诗歌中第二人称的叙事模式——以《诗经》为例[J];名作欣赏;2009年26期

    5 邬文清;;《诗经》与《汉乐府》的婚姻爱情诗比较[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01期

    6 张志斌;;先唐民间诗歌叙事传统概论[J];求索;2010年10期

    7 李琨;;《诗经·国风》婚恋诗的狂欢化色彩[J];社会科学战线;2006年03期

    8 杨宏,陈静;汉乐府民歌对《诗经》民歌叙事艺术的继承和发展[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S1期

    9 赵敏俐;汉乐府歌诗演唱与语言形式之关系[J];文学评论;2005年05期

    10 杨萍;李艳波;;周代女性的家庭角色和地位探析[J];学术交流;2006年10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志芳;简论《诗经》中的爱情、婚姻诗[J];滨州师专学报;1997年03期

    2 王彦辉;从张家山汉简看西汉时期私奴婢的社会地位[J];东北师大学报;2003年02期

    3 徐岱;不学诗 无以言——论生活世界中的人文关怀[J];东疆学刊;2005年03期

    4 陈志;;西汉婚姻散论[J];福建论坛(文史哲版);1989年06期

    5 胡敬君;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6 王春庭;论弃妇诗[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4期

    7 魏文清;;秦汉妇女对文明的奉献[J];黑河学刊;1988年03期

    8 朱绍侯;从《二年律令》看与军功爵制有关的三个问题——《二年律令》与军功爵制研究之三[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张怀承;中国上古家庭形态探微[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5年05期

    10 管红;论秦汉女织[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群;重情尚义:《诗经》婚恋诗中男性群像[J];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2 黄元英;《诗经》婚恋诗的民俗文化观[J];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杨子江;《诗经》婚恋诗的美学价值[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01期

    4 吴贤哲,李珉;先秦婚制和婚俗在《诗经》婚恋诗中的反映[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S1期

    5 王保群;;论《诗经》婚恋诗的思想情感美[J];职业;2011年23期

    6 陈延霞;;浅析《诗经》中的婚恋诗及其艺术特色[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7 郑群;钱宗武;;《诗经》研究的盲点:婚恋诗中男性形象的整体观照[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8 陆跃升;;试论《诗经》婚恋诗中体现的婚姻观[J];鸡西大学学报;2011年07期

    9 胡敬君;从《诗经》婚恋诗看周代婚姻的多元性[J];湖南社会科学;2002年02期

    10 鲁洪生;;《诗经》婚恋诗创作的文化背景[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双;;新时期《诗经》人物形象研究述评[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魏晓虹;《阅微草堂笔记》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戚小漫;《诗经·二南》婚恋诗研究[D];湖北大学;2011年

    2 严晓飞;郑卫婚恋诗女性情感经历研究[D];渤海大学;2013年

    3 于莲莲;《诗经·国风》中“婚恋诗”之周礼意蕴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丁秀杰;《诗经》婚恋诗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4年

    5 胡鹏;汉魏西晋婚恋诗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2年

    6 宫海婷;《诗经》婚恋诗的原始文化溯源[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赵徽;《诗经》与楚辞婚恋诗比较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8 王亚娟;《诗经》时代爱情婚姻状况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9 牛晓贞;《诗经》婚恋诗意象的文化分析[D];西北大学;2007年

    10 刘少曼;周、汉两代民间歌谣的婚恋主题比较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本文关键词:汉乐府婚恋诗歌与《诗经》婚恋诗歌的比较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877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4877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534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