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1940-1970年代土改叙事的公式化概念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07-01 12:00

  本文关键词:1940-1970年代土改叙事的公式化概念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土地改革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农民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的革命运动。具体指以1946年“五四指示”发布为标志,在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新中国建国初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把地主阶级占有的大量土地分配给无地少地的农民,实现“耕者有其田”的历史运动。而以土改史实为蓝本,书写于1940-1970年的文本叙事,则以作家亲历的土改史实、时代变迁与思想蜕变为外在表现内容,以“进村”到“离村”的外在结构建构起内在权力转换的象征系统,表现了波澜壮阔的时代风貌与作者特有的创作心态。深入研究此时期的土改叙事,会发现在结构、人物、主题、表达方式以及深层的价值述求方面都存在不同程度相因、沿袭的文本表现,显示出同质化、类型化倾向,学界称之为公式化概念化现象。公式化和概念化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进程中比较重要的文学现象,一般地,认为公式化是指作品结构、人物形象的千篇一律,概念化就是政治加举例或者是图解政治。具体阐释之,即公式化与概念化是指作品中大量出现抽象的议论说教和空洞的革命口号,以及人物形象的类型化,故事情节的程式化和主题思想的一般化。在40-70年代土改叙事公式化概念化现象背后,笼罩的是制度政策等意识形态的强势话语、作者思想的革命化以及自我内渗性规约的文化生态,是在特定文学体制背景下外部规制与内在适应合力的结果。文学艺术创作的特殊性与作者思想的革命化激烈碰撞,体现出了那个时代特有的方针政策与文本创作的强互文性。此时期土改叙事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在新时期土改小说的映射下,烛照的是文学与政策之间相悖相生的“纠葛”。相同题材在不同文学体制下的不同书写命运,彰显了40-70年代土改叙事在大文化研究中的典范意义。但是,遗憾地是,这一论题在文学史上的重要程度、论说的频繁程度与其研究成果是不成比例的,许多薄弱领域有待发掘或需要进一步总结。学界研究比较零散,多从政策与文学这一宏观角度切入,对文本专门化、细节化的分析程度稍嫌不够。据此,本文由整体到局部,从一个不断被克隆的权力转换系统出发,再到内在各因子人物、情节主题等条分缕析地抽取,最后到连结各因子并组成系统的方式手段四个方面对公式化概念化现象进行层层推进地罗致。并对具体的作家作品从文本政策对照、新知识分子想象、反“同质化”努力三个角度做特例分析,立足对现有文本的进一步挖掘,梳理特定文本叙事中的公式化概念化现象。并以此为基础,对政策与文学、意识形态与作家心理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个沟通架设,梳理文学与政治关系的现实意义。力避概念化公式化现象的再次发生,推动文学审美化、文学本体化的实现。
【关键词】:土改叙事 文本表现 文化生态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4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8
  • 绪论8-11
  • 第一章 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学症候11-16
  • 第二章 公式化概念化的文本表现16-52
  • 第一节“进村”与“离村”的叙事结构16-23
  • 一、进村模式:象征性的肇始17-18
  • 二、工作模式:有步骤的斗争18-20
  • 三、离村模式:光明的未来20-23
  • 第二节 政策性的人物形象23-35
  • 一、泾渭分明的对立阶级24-28
  • 二、困兽犹斗的“中间派”28-35
  • 第三节 功能性的婚恋主题35-42
  • 一、两种婚恋模式37-39
  • 二、“异质”爱情39-42
  • 第四节 包抄式的权力更迭方式42-52
  • 一、空间占据的复制43-46
  • 二、话语权分割的延续46-49
  • 三、合法权力建设的相因49-52
  • 第三章 公式化概念化的文化生态52-70
  • 第一节 从三份报告文件谈起52-54
  • 第二节 外部规制与自我适应54-70
  • 一、文本与政策的互文性56-61
  • 二、“新知识分子想象”的催熟61-66
  • 三、“反同质化”的努力66-70
  • 结语70-72
  • 参考文献72-76
  • 后记76-77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7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颖;论“同甘共苦”的思想性[J];戏剧报;1957年04期

2 辛生;不可因噎废食[J];剧本;1956年12期

3 贺朗;是“唯冲突娭”或是“q!冲突娭”呢?[J];剧本;1957年02期

4 李束丝;谈谈现代剧写作中的问题[J];剧本;1958年02期

5 殷勤;;注意防止新的公式化——读稿有感[J];山东文学;1981年07期

6 李培健;江苏省话剧团进行艺术总结[J];戏剧报;1956年10期

7 李方平;;真实性、公式化与文艺为阶级斗争服务——与《为文艺正名》商榷[J];上海文学;1979年09期

8 何寿亭;;应当注意作品中公式化概念化倾向——浅谈刘士章的小说《白衣姑娘》[J];山东文学;1984年02期

9 王世德;;杯水风波、永恒哲理与抽象的人性、人道主义[J];山花;1984年02期

10 王世德;;塑造新人形象的可贵探索——评《特急警报333》[J];电影评介;1983年11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李嘉艺;1940-1970年代土改叙事的公式化概念化研究[D];西南大学;2016年

2 顾庆;艰难的探索[D];河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1940-1970年代土改叙事的公式化概念化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57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057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f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