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体论三部曲——川本荣三郎的《儒林外史》研究
本文关键词:文体论三部曲——川本荣三郎的《儒林外史》研究
【摘要】:在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日本学者往往有独特的视角和方法。本文主要对川本荣三郎关于《儒林外史》文体研究的三篇论文进行介绍和评述,认为他的研究观点虽然不是很新,但是在研究中的三种意识对我们的古代小说研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一是语言意识——文体研究与语言分析的结合;二是历史意识——文体研究与纵向比较的结合;三是文体意识——思想解读与文体分析的结合。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 川本荣三郎 《儒林外史》 文体
【基金】:2014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伦理问题研究”(14AZX021)
【分类号】:I207.41
【正文快照】: 《儒林外史》在日本的传播与研究,如果从1911年森槐南的《作诗法讲话》算起,也有100多年的历史了。但是它不像《三国演义》《红楼梦》那样,能够在日本民间和学界引起极大的兴趣与研究的热潮,只能说是一种不冷不热、不绝如缕的状态。据初步统计,有近50篇研究论文,大概每个年代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白泽宽子,李寅生;略论《儒林外史》中的“把”字结构[J];陕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报;2002年01期
2 周君文;晚清《儒林外史》的文人评点群体[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3 陈秋香;;论《儒林外史》的史学性[J];社会科学论坛;2006年11期
4 陈秋香;;《儒林外史》的“题不对文”现象[J];明清小说研究;2006年04期
5 申重实;;《儒林外史》刊刻、传播说略[J];中国古代小说戏剧研究丛刊;2007年02期
6 张冬红;;续析《儒林外史》“被”字句[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8年11期
7 陈尚敏;;《儒林外史》与科举:误解及其他[J];甘肃理论学刊;2010年01期
8 方崇元;;题《儒林外史》邮票[J];人才资源开发;2011年06期
9 鲍鹏山;;《儒林外史》的“反体制”思想[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10 赵国栋;于转利;刘华;;《儒林外史》中茶的社会文化[J];兰台世界;2011年2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陈文新;;解构与重组再论《儒林外史》对传统的颠覆[A];中国语言文学资料信息(1999.1)[C];1999年
2 李树民;;试论《儒林外史》反映的淮盐营销[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六辑)[C];2013年
3 沈治钧;;《儒林外史》:中国知识分子的一面镜子[A];面向二十一世纪:中外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8年
4 胡益民;;《儒林外史》与中国士文化论纲[A];东方丛刊(2003年第2辑 总第四十四辑)[C];2003年
5 吴莺莺;;论《水浒传》与《儒林外史》的胥吏形象[A];水浒争鸣(第十一辑)[C];2009年
6 吴莺莺;;《水浒传》与《儒林外史》人物形象比较谈[A];水浒争鸣(第十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国华 深圳作家;《儒林外史》中的明朝出版业[N];证券时报;2014年
2 鲍鹏山 上海电视大学;《儒林外史》的“反体制”思想[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丁杨;商伟:换个角度激活《儒林外史》[N];中华读书报;2012年
4 张箭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儒林外史》描绘的学术不端和腐败问题[N];中国文化报;2013年
5 刘磊;《儒林外史》研究史的新开拓[N];光明日报;2007年
6 李汉秋;摄古通今士子心[N];光明日报;2000年
7 董玉洪;《儒林外史》对当今人文精神构建的启示[N];安徽日报;2001年
8 鲲西;《儒林外史》新主题[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9 李汉秋 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和安徽大学中文系;上海周边的清末儒林外史沙龙[N];人民政协报;2010年
10 商传;从明代历史看《儒林外史》[N];中华读书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能杰;《儒林外史》文学语言的运作艺术[D];厦门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丽华;二十世纪《儒林外史》传播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玉洋;《儒林外史》中科场“局外人”形象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3 黄思怡;杨译《儒林外史》中描绘疯癫人物形象的语言翻译研究[D];南华大学;2015年
4 袁鸣霞;论美籍华裔学者商伟的《儒林外史》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6年
5 郭梦怡;阐释学视角下《儒林外史》两译本中译者主体性的对比研究[D];赣南师范学院;2015年
6 冯洁;关联理论视域下《儒林外史》中习语的英译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年
7 孙小银;《儒林外史》三家评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6年
8 孙连云;《史记》对《儒林外史》的影响研究[D];牡丹江师范学院;2016年
9 陈群;《儒林外史》服饰研究[D];扬州大学;2016年
10 聂泽文;《儒林外史》变异士风研究[D];北方民族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5204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204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