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古诗一剪梅赏析_古诗赏析咏柳_《河南大学》2009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08 10:04

  本文关键词:《古诗赏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河南大学》 2009年

《古诗赏析》研究

张中秋  

【摘要】: 古诗选本的编选始于汉魏六朝时期,其间经过漫长时间的沉寂,于明清时期达到了高潮。明清之际的古诗选本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远远超过了前代的成就。古诗选本的繁荣与古代文学理论及文学批评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张玉谷虽非诗学大家,但其《古诗赏析》的编选与明清诗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通过对张玉谷生平思想及《古诗赏析》成书的考察,对其书的编选特点及其在古诗选本史上的意义进行了探讨。 本文的主体由三部分组成:引言、正文、结语 引言:简介张玉谷《古诗赏析》研究现状,以及本文的选题意义。 第一章:“明清诗学思潮及《古诗赏析》的成书”。明清时期,文学思潮的复古倾向、诗学流派的兴起、古诗总集的编撰、发达的出版业都为古诗选本的编选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古诗赏析》的出现与明清浓郁的编选研究古诗的氛围密不可分。张玉谷曾师从浦起龙、沈德潜等诗学大家,出于对前代古诗选本体例不精缺点的不满而编选《古诗赏析》,成书过程中其表兄杨雪村亦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第二章:“《古诗赏析》对前代古诗选本的继承”。自明初到清乾隆时期出现了众多各具特色的古诗选本,在前代古诗选本中以沈德潜《古诗源》对《古诗赏析》影响最大,无论从诗歌选目还是批评理论上都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而在诗歌选目、评论特色、编选体例上亦不同程度地受到了《古诗纪》、《古诗笺》、《古今诗删》、《古诗归》、《采菽堂古诗选》等书的影响。 第三章:“《古诗赏析》的赏析特色”。《古诗赏析》在编选思想上继承了中国古代的“知人论世”的理论,表现在重视作者的生平介绍,注重诗歌的解题和本事介绍。其编选体例精密,堪称集前人之大成。而在具体的赏析中,则从明“作文程度”出发,将释词放在篇中,篇末首先揭示主旨,而后逐节指导,注重章法结构以及语言、情感等分析。 第四章:“《古诗赏析》的诗歌批评观”。不同的诗歌选目亦体现了不同的诗歌批评观念。张玉谷《古诗赏析》在汉魏诗歌上多继承了“格调”派批评观念,而于晋后诗歌则差异渐大,体现出了重意境、重情感的批评观念,如对陶渊明诗歌选录比例为众选本之最,而陆机、谢灵运诗歌则为寥寥数篇,其中尤以“吴声西曲”的大量选录体现了对“格调”派诗歌批评理论的突破。 结语:总结全文,揭示其在古诗选本历史上的意义。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河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中文摘要3-5
  • ABSTRACT5-9
  • 引言9-11
  • 第一章 明清诗学思潮与《古诗赏析》11-24
  • 一、明前古诗选本的概述11-13
  • 二、明清古诗选本的盛行及原因13-20
  • 1. 复古的文学倾向为古诗选本的编选奠定了学术氛围14-15
  • 2. 诗学流派的兴起为古诗选本的编选奠定了理论基础15-17
  • 3. 古诗总集为古诗选本的编选奠定了文献基础17-19
  • 4. 发达的出版业为古诗选本的盛行奠定了物质基础19-20
  • 三、张玉谷与《古诗赏析》成书20-24
  • 1. 张玉谷的生平思想20-22
  • 2. 《古诗赏析》的缘由及成书过程22-24
  • 第二章 《古诗赏析》对前代古诗选本的继承24-42
  • 一、《古诗赏析》对《古诗源》的继承24-33
  • 1. 对《古诗源》选录作家作品上的继承25-27
  • 2. 对《古诗源》诗歌评论的借鉴和引用27-28
  • 3. 对格调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8-33
  • 二、《古诗赏析》对《古诗纪》、《古诗笺》的继承33-36
  • 三、《古诗赏析》对《古今诗删》、《古诗归》的继承36-39
  • 四、《古诗赏析》对《采菽堂古诗选》的继承39-42
  • 第三章 《古诗赏析》的赏析特色42-61
  • 一、继承传统,注重“以人论世”42-47
  • 1. 重视作者的生平介绍44-46
  • 2. 注重解题和本事介绍46-47
  • 二、编选体例集前人之长,后出转精47-51
  • 1. 分人必先分代48-49
  • 2. 每代中次以人分49-50
  • 3. 虽以主人,次以主体50-51
  • 三、赏文析法,,以明“作诗程度”51-61
  • 1. 篇中释词详略得当52-54
  • 2. 篇后揭示主旨54-56
  • 3. 逐节批导,注重章法结构56-58
  • 4. 注重诗歌风貌和语言、情感分析58-61
  • 第四章 《古诗赏析》的诗歌批评观61-73
  • 一、曹植与汉魏诗风61-64
  • 二、陆机、陶渊明与晋代诗风64-66
  • 三、鲍照、谢灵运与元嘉文学66-69
  • 四、吴声西曲与南朝文学69-73
  • 结语73-74
  • 参考文献74-78
  • 后记78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菲;知人论世法在初中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张欢;陈祚明与《采菽堂古诗选》研究论略[D];漳州师范学院;2012年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景献力;;李攀龙《古今诗删》删诗标准与其理论主张的偏离[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陈庆元;;《古诗归》选评特色初探[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8年03期

    3 李金松,陈建新;陈祚明《采菽堂古诗选》考述[J];中国韵文学刊;2003年02期

    4 肖振宇;张玉谷古诗鉴赏评说[J];张家口师专学报;200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解国旺;明代古诗选本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琼;;《聊斋志异》同篇双女情节及其文化内涵[J];蒲松龄研究;2007年03期

    2 陈才训;;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炫才意识[J];蒲松龄研究;2009年04期

    3 陈才训;时世平;;《剪灯余话》:“薇垣高议”——论李昌祺的庶吉士教育及其小说创作的风教意识[J];蒲松龄研究;2012年01期

    4 马予超,张家合;《文心雕龙·章句》的虚词观及其影响[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5 裴新平,潘祥辉;今本《南齐书》几例点读问题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2期

    6 张群;;中国古代法上的“义绝”:基于学术史的考察与反思[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7 刘宏;;宋明理学家对《大学》主旨定位之差异[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王国良;戴震对理学的解构与中国哲学的近代转向[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9 武道房;对戴震批评朱熹理欲观的再认识[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5期

    10 郭振香;由朱熹性理学说观“理一分殊”之多重意蕴[J];安徽大学学报;200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建农;;士族文化与六朝诗学的审美情趣[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2 王则远;;略论“物感说”之“感”:文学创作的本源[A];黑龙江省文学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3 姚文造;;论徽州学者的《春秋》学研究[A];安徽省徽学学会二届二次理事会暨“徽州文化与和谐社会”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辛德勇;;论所谓明铜活字印书于史初无征验——附论明代的金属活字印本[A];北京论坛(2008)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文明的普遍价值和发展趋向:“传统与现代的国家建构与政治文化”历史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下)[C];2008年

    5 陈跃红;;天理与人欲——试说欲望规训的文化差异[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6 谭帆;;诗话与评点——中国传统文学批评的两种主体形式[A];北京论坛(2009)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危机的挑战、反思与和谐发展:“化解危机的文化之道——东方智慧”中文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9年

    7 吴怀棋;;太极文化与和谐思维[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8 方彦寿;;朱熹在寒泉、云谷的讲学特点考述[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2)——中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9 张维坤;;浅谈中国古代的诵读教学[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10 张维坤;;“讽诵”在我国古代长期广泛流行的原因考察[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4)——中国学科教学与课程教材史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邢培顺;曹植文学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吴保传;社会与学术:黄宗羲与明清学术思想史的转型[D];西北大学;2010年

    4 宋五好;道德教育中人伦价值的重构[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鸿雁;唐前叙事诗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刘军政;中国古代词学批评方法论[D];南开大学;2010年

    7 赵庆灿;新理学与中国哲学的现代转型[D];南开大学;2010年

    8 李金华;毕沅及其幕府的史学成就[D];南开大学;2010年

    9 郭胜坡;二十世纪易学本体论的两条基本路向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10 曹利云;宋元之际词坛格局及词人群体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巍;宋代童蒙阶段的行为规范教育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古家臻;赵嘏科举诗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王平;方干及其诗歌论稿[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关学锐;《庄子》生存美学思想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艳龙;高考语文全国卷古代诗歌鉴赏试题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6 于欧洋;六朝骈文的兴盛与形式美学的发展[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7 金鑫;王充《论衡》与东汉文学思想[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8 宋文志;《文心雕龙》应用写作主体论[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9 方祥勇;中国古代象喻批评方法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10 陈小香;明代的知识女性[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宝石;“以意逆志”“知人论世”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唐旭;接受美学影响下的语文教师功能[J];毕节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2期

    3 彭培元;;“知人论世”方法在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运用[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4 李丽;古诗与审美教育[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5 陈斌;;陈祚明交游及《采菽堂古诗选》编选意图考论[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4期

    6 刘春兰;;解读文学作品主题应持有多元的开放意识[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7 潘承玉;;清初明遗民诗人的诗史意识[J];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02期

    8 陈斌;;清初诗文选家陈祚明及其《采菽堂古诗选》[J];古典文学知识;2007年02期

    9 王向晖;比较鉴赏在古典诗词教学中的运用[J];甘肃教育;2004年09期

    10 张亚新;;汉魏六朝诗概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锡诚;[N];文艺报;2001年

    2 温儒敏;[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景献力;明清古诗选本个案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2 解国旺;明代古诗选本研究[D];河南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光婵;中学古典诗词教学——诗词的意境鉴赏[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2 陈业桃;中学古典诗词诵读教学的偏误与矫正[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3 丁吉平;创新教育背景下的中学古典诗歌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朱明鹤;论温庭筠诗词的同向性[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5 张琼;论中学古典诗词教学与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6 李霄鹍;“阴何”诗歌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7 刘冲;论心理健康教育在中职古典诗词教学中的实施[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8 李少朋;论中学语文中的古典诗词教学[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9 肖治强;《山带阁注楚辞》探析[D];贵州大学;2007年

    10 马得清;语文、音乐、美术合作开发初中古典诗词教学实验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伟东;《石仓十二代诗选》全帙探考[J];中国典籍与文化;2000年01期

    2 马积高;论宫体与佛教[J];求索;1990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沧霖;;古诗赏析中“联想想象指导”六字诀[J];文教资料;2009年32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刘小双;先秦至六朝采摘诗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10年

    相关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

    相关作者

    >刘小双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知识超市公司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古诗赏析》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462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462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24b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