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汤显祖《牡丹亭》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发布时间:2017-07-16 10:14

  本文关键词:汤显祖《牡丹亭》东传朝鲜王朝考述


  更多相关文章: 汤显祖 《牡丹亭》 《燕行录》 域外传播


【摘要】:古代朝鲜王朝的燕行文人及其结交的清朝文友,是汤显祖《牡丹亭》东传的主要推动者。汤显祖诗文曾因《列朝诗集》等书籍的传入而为李朝文人所关注,《牡丹亭》的东传,则进一步激发了李朝文人对汤氏其人其作的兴趣。清乾隆四十三年(1778)《牡丹亭》因李德懋、朴齐家等人的燕行而被带入朝鲜半岛,这既是一次偶然的"文学史事件",也具有重要的样本分析的价值,体现了古代东亚"人物往来"、"书籍流转"与"知识环流"的某些特征。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文学院;
【关键词】汤显祖 《牡丹亭》 《燕行录》 域外传播
【基金】: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古代朝鲜燕行文献所存明清文学史料的整理与研究”(项目编号13BZW088)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韩国汉籍中的中国戏曲史料辑录与研究”(项目编号11YJA751007)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I207.37
【正文快照】: 汤显祖《牡丹亭》的域外传播是“汤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然而,研究者通常关注西方的情况,对东亚地区《牡丹亭》的流播则有所忽视。事实上,《牡丹亭》早在清顺治三年(日本正保三年,1646)即流人日本,是江户时代东渡次数较多的中国戏曲文献#174;。本文勾辑古代朝鲜王朝汉文燕行文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克凡;豆腐版《牡丹亭》[J];文学自由谈;2005年04期

2 杨艳琪;简析《牡丹亭》中的性与情[J];戏剧文学;2005年04期

3 张丽红;;梦幻形式中的潜意识愿望——《牡丹亭》之“奇”的精神分析研究[J];戏剧文学;2005年12期

4 李小兰;;《牡丹亭》在舞台上的流转[J];戏剧文学;2005年11期

5 王学敏;;试论《牡丹亭》的悲剧实质[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6年03期

6 王省民;;对《牡丹亭》文本的传播学思考[J];四川戏剧;2006年05期

7 朱小利;;浅谈《牡丹亭》中“情”的丰富性[J];四川戏剧;2006年05期

8 王省民;;对《牡丹亭》文本的传播学思考[J];当代戏剧;2007年01期

9 刘松来;乐帧益;;《牡丹亭》“至情”主题的历史文化渊源[J];文艺研究;2007年03期

10 王省民;;从传播学的角度观照《牡丹亭》的演出[J];艺术百家;2007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薛静文;;至情至性杜丽娘 美轮美奂《牡丹亭》 小剧场青春话剧《牡丹亭》[A];中国演员(2011年第4期总第22期)[C];2011年

2 白先勇;单昕;;姹紫嫣红《牡丹亭》[A];东方丛刊(2005年第1辑 总第五十一辑)[C];2005年

3 李美恩;;板东玉三郎之《牡丹亭》[A];中国演员(2011年第1期总第19期)[C];2011年

4 赵征军;;“一体化”时代戏剧典籍《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A];中国翻译学学科建设高层论坛摘要[C];2013年

5 周良;;不要把雅致的艺术粗鄙化[A];中国演员(2013年第2期总第32期)[C];201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正海;舞剧《牡丹亭》在国家大剧院演出受好评[N];文艺报;2008年

2 吴伟忠;邮园奇葩《牡丹亭》[N];中国商报;2004年

3 记者 苏雁 通讯员 周倩茜;实景版《牡丹亭》梦回昆山[N];光明日报;2012年

4 宁波大学 黄敏学;春梦迢遥《牡丹亭》[N];光明日报;2014年

5 廖奔;昆曲与青春版《牡丹亭》现象[N];人民日报;2007年

6 郭娟;《牡丹亭》:从昆曲到芭蕾[N];经济观察报;2008年

7 本报驻罗马记者 马赛;昆剧《牡丹亭》征服意大利观众[N];光明日报;2010年

8 叶飞;“中华风韵”开创海外自主营销新模式[N];中国文化报;2012年

9 记者 储笑抒;大型舞剧《牡丹亭》昨晚上演[N];南京日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张裕;上昆《牡丹亭》“险”中求精[N];文汇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燕飞;《牡丹亭》的传播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5年

2 张雪莉;《牡丹亭》评点本、改本及选本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田甜;《牡丹亭》的明清女性读者群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2 原辉;跨文化交流视野下的《牡丹亭》[D];北京语言大学;2008年

3 赵雅琴;明清江南闺阁女性《牡丹亭》接受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4 汪妍;美国汉学界的《牡丹亭》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4年

5 陈宁;传播学视野下的《牡丹亭》[D];陕西理工学院;2012年

6 何晨杰;《牡丹亭》副词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

7 刘璐;《牡丹亭》修辞格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5年

8 刘颖;《牡丹亭》戏曲语言的修辞艺术[D];南京林业大学;2010年

9 孙琳;《牡丹亭》爱情描写词语研究[D];西南大学;2012年

10 高旭;明刊本《牡丹亭》插图比较研究[D];江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54820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4820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bce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