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前汉译佛典中的观音形象及其在中土文学中的表现
发布时间:2017-07-18 06:18
本文关键词:隋前汉译佛典中的观音形象及其在中土文学中的表现
【摘要】:观音形象在我国历史发展中有一个变化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受到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表现出不同特征。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汉译佛典中,观音形象主要表现为:位列三圣,停住庄严;形态端严,姿仪华美;慈悲普度,幻化无端;智慧超绝,自在无碍四个方面。当时中土文学作品中主要展现了观音形象慈悲普度,幻化无端这一个方面,其他几个方面均不是文学作品呈现的重点,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观音菩萨形象的接受情况。
【作者单位】: 西北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词】: 隋前 汉译佛典 观音形象 中土文学
【基金】:西北大学科学研究基金:唐代汉传佛寺园林的生态文化学研究(项目编号:389031515)
【分类号】:B949;I206.2
【正文快照】: 观音菩萨是我国佛教信仰体系中一位极为重要的信仰对象,对其形象的接受在不同时代亦有不同。本文通过搜罗早期汉译佛典,力图全面呈现早期汉译佛典中这位菩萨的形象,阐明这一形象对中土文学创作的影响。佛经翻译自汉代开始,观音形象亦自汉代而流传。拣择早期佛经翻译文学,可知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吕宗力;;谶纬与魏晋南北朝佛教[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4期
2 ;[J];;年期
,本文编号:5563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5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