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硕士论文

发布时间:2016-06-16 05:39

  本文关键词:唐前“物感”说的生成与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福建师范大学》 2007年

唐前“物感”说的生成与嬗变

兰寿春  

【摘要】: 本文采用比较分析的方法,旨在研究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理论中“物感”说的生成与嬗变。笔者认为,对“物感”说的研究应该从自然审美的民族心理研究开始,尤其不能忽略“比兴”手法在诗思上触物起兴的重要作用。跳过“比兴”这一关键的基础环节,那么,物感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空中楼阁。“物感”说经由《礼记·乐记》提出后,人们对“物感”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抒情咏物的作品大量涌现,陆机的《文赋》、刘勰的《文心雕龙》、钟嵘的《诗品》等都对“物感”说进行了富于创见的阐释。“物感”理论不是独立发展的,它与同时代发展着的其他文论有互相联系、相互启发、互为补充的作用,它们共同丰富、发展着中国古代文论。西方文论的认识论基础是主客分离,导致了“摹仿”说、移情说、“异质同构”说中心物关系分离、对立的态度,形成重理性、重逻辑、重实证的特色,与中国文论重直觉、重感性、重思辨的风格大异其趣。西方的“异质同构”说采用现代心理学来研究文学审美中的心物关系,为心物关系作出了更为科学而具有说服力的解释,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宏观的认识和把握“物感”说的生成与嬗变,有助于我们研究中国古代文论发生发展的规律,同时吸收外国文论的有益成分及其最新成果,使中国文论具有生生不息的活力!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福建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I206.2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10
  • 第一章 物感理论的生成10-20
  • 一、自然审美的民族心理积淀10-12
  • 二、兴,自然审美的重大飞跃12-14
  • 三、“君子比德”说—儒家山水自然观14-17
  • 四、兴与物感理论生成的关系17-20
  • 第二章 物感理论的嬗变20-35
  • 一、经学背景下的《乐记》“物感”说20-23
  • 二、魏晋思想解放中的陆机《文赋》23-27
  • 三、“物感”所引导的倾向:山水田园诗的勃兴27-31
  • 四、《文心雕龙·物色》对“物感”理论的创新31-33
  • 五、钟嵘《诗品》—“物”的完整阐释33-35
  • 第三章 物感说与同时代其它文论的依存关系35-43
  • 一、《淮南子》之“情本”说与“感而后动”论35-36
  • 二、董仲舒的“明于情性”论与“天人感应”说36-38
  • 三、《诗大序》的“情动”说及其论“变风、变雅”38-40
  • 四、关于屈原及其作品讨论而出现的新思想40-41
  • 五、曹植的“雅好慷慨”说41-43
  • 第四章 中西心物关系理论的比较43-47
  • 一、“物感”说与“摹仿”说43-44
  • 二、“物感”说与“移情”说44-45
  • 三、“物感”说与“异质同构”说45-47
  • 结论47
  • 注释47-48
  • 参考文献48-51
  • 致谢51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林玲;试论天人合一制约下的情景交融[J];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2 王玉莲;中国古代的“物感”说与西方近代“移情”说比较[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3 薛富兴;魏晋自然审美概观[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伍宝娟;“物感”说对中国古代美学思想的影响[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6期

    5 周吉本;情景交融机理及构成模式探[J];宜宾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6 高翎;“物感说”与“摹仿说”——从主客关系看二者的创作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林凤生;;中西绘画的不同风格对科学传播的影响——“李约瑟难题”的一种另类解答[A];2006年上海市科学技术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2 蒲国良;;关于十月革命研究中两个基本问题的思考[A];纪念十月革命九十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增惠;石鹏;;马克思论人和自然的关系与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吴建刚;;浅析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5 汪琼枝;;传统义利观与马克思主义正义观价值基点的不同旨趣[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6 邢荣;;现代性矛盾的现实根源——马克思的资本视角[A];北京高校政经、社建教学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许耀桐;;关于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能力的探讨[A];和谐社会:公共性与公共治理——2004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刘大椿;;现代化进程中的人文关怀[A];和谐社会自主创新与文化交融——2006学术前沿论坛论文集(上卷)[C];2006年

    9 魏永征;;在“一国两制”下对表达自由与公共权力的界定——一位中国大陆学者看《基本法》23条立法[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10 李莉娅;叶苗;;舆论引导方式,期待艺术性创新——“开放条件下舆论引导方式”调查与分析[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李震;从认识论到生存论的感性及其审美意义[D];复旦大学;2004年

    2 王云;西方前现代泛诗传统——以中国古代诗歌相关传统为参照系的比较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3 李育红;人为管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4年

    4 寇鹏程;作为审美范式的古典、浪漫与现代的概念[D];复旦大学;2004年

    5 卢寿荣;李渔戏曲小说研究[D];复旦大学;2003年

    6 朱鸣雄;宏观利益论[D];复旦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张丽;论认识论与体验论相融合的文学批评理论体系[D];辽宁师范大学;2002年

    2 谢九华;所有权保留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3 肖湘雄;走出小我樊篱,,迈进大我本体[D];湘潭大学;2004年

    4 屈宏;近代中国城市女子服饰变迁述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毛明;魏晋玄学“自然”概念的美学解读[D];四川师范大学;2003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迪江;论西方古代文艺理论的摹仿论[J];渝西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高翎;“物感说”与“摹仿说”——从主客关系看二者的创作论[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3 童庆炳;“意境”说六种及其申说[J];东疆学刊;2002年03期

    4 史风华;论阿恩海姆的艺术观[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5 张柯;;六朝文论中的感物说[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6 田玲;中国的“情景交融”与西方的“移情”辨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7 高燕,苏玉君;移情说"的主客体关系论[J];思想战线;2003年02期

    8 韩经太;诗艺与“体物”——关于中国古典诗歌的写真艺术传统[J];文学遗产;2005年02期

    9 周锡山;情景交融说的中西进程简述[J];文艺理论研究;2004年06期

    10 陈力;从“移情”看中西审美差异[J];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朱巧云;跨文化视野中的叶嘉莹诗学研究[D];暨南大学;2004年

    2 兰宇冬;物色观形成之历史过程及其文学实践[D];复旦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丽平;陆机《文赋》的文学观在其诗歌创作中的反映[D];福建师范大学;2002年

    2 胡安民;艺术格式塔异质同构论[D];曲阜师范大学;2005年

    3 陈金星;论叶嘉莹的比较诗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4 牟春;移情之流变及其批判[D];郑州大学;2005年

    5 张吉琳;唐宋自然观与诗歌意境流变[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6 徐钰愉;格式塔心理学美学‘异质同构论’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建浩;叶嘉莹“兴发感动”说初探[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金根;中国古代诗歌情景论研究[D];南昌大学;2007年

    9 张静;古典诗歌艺术研究四题[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10 于显凤;叶嘉莹美学思想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邱紫华;20世纪中国美学研究的历史反思[J];文艺研究;1999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詹福瑞;诗人比兴 拟容取心——《文心雕龙》“比兴”论[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S1期

    2 王贵生;《诗经》比兴意象的生成机制及其文化内蕴[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3 黄敏;论“词则比兴多于赋”[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4 白灵阶;论刘勰的比兴观[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03期

    5 顾国瑞;《诗比兴笺》作者考辨——兼谈北大图书馆藏邓之诚题跋“《诗比兴笺》原稿”[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3期

    6 段学俭;《文心雕龙》“比兴篇”与该书的比兴观[J];枣庄师专学报;1998年04期

    7 佟启巾;有寄托与无寄托略论[J];丹东师专学报;1999年02期

    8 邱世友;刘勰论比兴[J];楚雄师专学报;1999年04期

    9 刁生虎;;隐喻与比兴——以《诗经》为中心的探寻[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2期

    10 廖;《离骚》比兴源于楚文化[J];天府新论;1991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郭之瑗;;试论“比德”性自然审美观[A];孔学研究(第六辑)——云南孔子学术研究会第六次暨海峡两岸第四次孔子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廖蓓;;阮籍《咏怀》诗与王船山《拟咏怀》诗比较[A];2008年湖南省船山学研讨会船山研究论文集[C];2008年

    3 张建玲;;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旅游审美观[A];江苏省旅游学会首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张建玲;;花卉与旅游审美研究[A];2008中国花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郭照宇;;蒙古族“搏克”服饰的美学特征[A];第二届全民健身科学大会论文摘要集[C];2010年

    6 卫现刚;方瑞红;;中国园林艺术中的美学思想[A];现代建设工程应用技术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9年

    7 姚亦锋;杨舜;;现代中国风景园林规划与旅游开发[A];中国公园协会1999年论文集[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容培;[N];光明日报;2004年

    2 满村;[N];北京科技报;2003年

    3 Samir Hasni(密西西比大学新闻学教授,被誉为“杂志先生”);[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4 鲁洪生;[N];文艺报;2001年

    5 彭修银;[N];文艺报;2008年

    6 高强 王金霞;[N];人民日报;2004年

    7 张同吾;[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0年

    8 王莉芳;[N];友报;2006年

    9 雁鸣;[N];计算机世界;2003年

    10 姚静;[N];江苏经济报;2004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志鹏;宋前咏物诗发展史[D];山东大学;2005年

    2 王严;“宣和体”及北宋宫廷花鸟画与诗的相关性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9年

    3 赵琼琼;汉末魏晋“缘情诗”审美经验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4 谭晶华;川端康成文学的艺术性·社会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9年

    5 张雨;比兴与当代诗歌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6 刘国贞;魏晋玄学的生态观与审美观[D];山东大学;2009年

    7 王莹;周易古经之比兴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8 何平华;八大画风与楚骚精神及其他[D];华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李冬红;《花间集》接受史论稿[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守雪;心的文学[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兰寿春;唐前“物感”说的生成与嬗变[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2 程贞玫;“比兴”探索[D];福建师范大学;2005年

    3 贺晓娟;论植物造景中的审美观[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4 黄泽锋;超以象外 得其圜中[D];湖南师范大学;2006年

    5 王蕾;兴会神到 神与物游[D];重庆师范大学;2007年

    6 马骥;《易经》的取象思维方式对咏物诗的影响[D];延边大学;2007年

    7 王振江;释“隐”[D];吉林大学;2006年

    8 陈英姿;《诗经》比兴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9 张猛;“兴会”诗学的建构及其理论构成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10 石恪;刘勰“比兴”观之阐释[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唐前“物感”说的生成与嬗变,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76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76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6dd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