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中国古典诗歌的“简化”美学特征

发布时间:2017-07-29 06:03

  本文关键词:中国古典诗歌的“简化”美学特征


  更多相关文章: 简化 中国古典诗歌 语法策略 语篇策略


【摘要】:“简化”首先出现于西方哲学中,影响到西方文学的创作与理论。随着中西文化的交流,中国的文学创作与研究受西方文化的影响日益广泛,学者们开始关注“简化”观在中国文学理论与创作中的发展和影响。中西文化有诸多差异,中国“简化”观念的内涵也有别于西方的“简化”,在西方要求语言精简准确的基础上还有对于内容含义的丰富性要求,这是许多杰出的美学家特别推崇的审美旨趣。许多古代文学理论家的理论中都有“简化”的因素存在,如刘勰的“以少总多”、司空图的“万取一收”等,这些理论影响了各种文学样式的创作,最为典型的就是中国古典诗歌。古典诗歌因其形式的特殊性和含蓄抒情的美学观,成为“简化”观体现得最为明显,最为集中的文学样式。论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对“简化”理论进行溯源,分析了“简化”观念形成的思想土壤。本章分为四节:第一节,阐述《周易》的“立象以尽意”对“简化”观念的影响;第二节,讨论道家“得意忘言”等主张对“简化”观念的影响;第三节,阐述玄学中“贵无派”的理念对“简化”观念的影响;第四节,探讨佛教及禅宗的思想对“简化”观念的影响。第二章:阐述“简化”的发展。本章分为三节:第一节,试图区分中西“简化”的异同以及阐释中国“简化”的独特内涵;第二节,大致梳理“简化”理论在古代文学理论中的发展;第三节,试图研究“简化”理论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的其他范畴的关联,主要从隐秀、含蓄、传神这几个范畴来研究。第三章:阐述“简化”理论影响下的中国古典诗歌创作。本章分为两节:第一节,结合作品分析“简化”在中国古典诗歌语词层面的体现,主要从汉语文字本身的特点入手,分析其是怎样贯彻“简化”观的;第二节,结合作品分析“简化”在中国古典诗歌语篇层面的体现,主要从句法、篇法、修辞三个角度着手。中国古代的文学理论十分丰富,其中许多内容都与“简化”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问题将给我们留下更加广阔的研究空间。
【关键词】:简化 中国古典诗歌 语法策略 语篇策略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207.22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第一章 “简化”观念之形成13-26
  • 第一节 《周易》对“简化”观念的影响13-16
  • 一、观物取象13-15
  • 二、立象尽意15-16
  • 第二节 道家对“简化”观念的影响16-20
  • 一、道不可言16-18
  • 二、得意忘言18-20
  • 第三节 玄学对“简化”观念的影响20-22
  • 一、举本统末20-21
  • 二、言不尽意21-22
  • 第四节 佛禅对“简化”观念的影响22-26
  • 一、假蹄筌彰22-23
  • 二、不立文字23-26
  • 第二章 “简化”与中国古代文学理论26-41
  • 第一节 “简化”的内涵26-29
  • 一、“简”的本义26-27
  • 二、“简化”含义27-29
  • 第二节 “简化”在古代文论中的发展29-34
  • 一、先秦两汉魏晋六朝时期29-31
  • 二、唐宋时期31-33
  • 三、元明清时期33-34
  • 第三节 “简化”与中国文论中其他范畴的关系34-41
  • 一、“简化”之结构——隐秀34-36
  • 二、“简化”之风格——含蓄36-38
  • 三、“简化”之表现——传神38-41
  • 第三章 “简化”思想影响下的古典诗歌创作41-64
  • 第一节 “简化”在诗歌语词层面的体现41-45
  • 一、词类活用41-42
  • 二、锤炼诗眼42-45
  • 第二节 “简化”在诗歌语篇建构层面的体现45-64
  • 一、“简化”之句法——省略、乱序、对仗、炼句46-54
  • 二、“简化”之篇法——意脉、转折、尾句54-59
  • 三、“简化”之修辞——比兴、用典59-64
  • 结语64-65
  • 参考文献65-69
  • 致谢6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向红;中国古典诗歌学与谈[J];草原税务;2003年12期

2 王文兵,张宝池,赵荣霞,吕丽卿;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桥情三部曲[J];滁州师专学报;2003年02期

3 王哲;;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与西方读者的审美观[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4 蒲日材;;想象——中国古典诗歌教学的灵魂[J];贺州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5 张铁辉;南凡;;谈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的目标及原则[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8期

6 唐文丽;;论中国古典诗歌中文化词的传译难点与策略[J];价值工程;2011年31期

7 任增强;;中国古典诗歌在英国的传播与著述的出版[J];出版广角;2013年15期

8 杜逸泊;;中国古典诗歌艺术探幽[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3年01期

9 叶太平;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J];安徽财贸学院学报;1989年S1期

10 王飞旺;论中国古典诗歌的人生意识[J];九江师专学报;1992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洪涌;;中国古典诗歌艺术语言的特征[A];语言学新思维[C];2004年

2 王小舒;;阐释学美学与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及释义[A];东方丛刊(1992年第3辑 总第3辑)[C];1992年

3 陈月红;;中国古典诗歌翻译研究十余年综述[A];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七次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范子烨;;啸: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一种音乐意象——关于中国古代音乐与诗歌之关系的一项研究[A];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研究——第一届与第二届“中国诗歌与音乐关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5 王霄蛟;王颖;李晓莲;王立增;;200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博士论文索引及摘要[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6 李晓莲;王霄蛟;王颖;王立增;;2006年中国古典诗歌研究论文索引(期刊、报纸类)[A];中国诗歌研究动态(第四辑)[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演讲人 叶嘉莹 整理 张静;中国古典诗歌的美感特质与吟诵[N];光明日报;2013年

2 杨晓民;借古论今谈新诗[N];人民日报;2011年

3 美国俄勒冈大学东亚系 王宇根;中国古典诗歌景物描写:从象喻到写实[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廖令鹏;发现被忽视的中国元素[N];文艺报;2014年

5 人文学院中文系 孙明君;“中国古典诗歌研究与赏析”课程教学中的实践与思考[N];新清华;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李志伟;要见天孙织锦成[N];光明日报;2013年

7 诗歌评论家 作家出版社编审 唐晓渡 本报记者 怡梦;诗:中国风从哪里吹来[N];中国艺术报;2011年

8 曹志平;儒家德化自然观与中国古典诗歌意象[N];文艺报;2005年

9 本报记者 綦晓芹;“把中国文化放在世界历史中”[N];社会科学报;2009年

10 ;中国文学在日本基础教育占有重要位置[N];中国文化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赵美玲;中国古典诗歌在泰国当代的传播与影响[D];上海大学;2010年

2 蒋向艳;向着中西文化“第三元”的自觉探寻[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文;庞德与中国文化[D];苏州大学;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欣昕;中国古典诗歌的“简化”美学特征[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杨锐;中国古典诗歌中“居”的美学意蕴[D];山东理工大学;2016年

3 姜妹;中国古典诗歌英译中的创造性发挥[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8年

4 晏雪;中国古典诗歌的隐喻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0年

5 徐静茹;中国古典诗歌模糊美的鉴赏与翻译探析[D];中国海洋大学;2011年

6 于瑞照;文学作品中的模糊语及中国古典诗歌模糊语的翻译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7 常丹丹;从符号学角度论中国古典诗歌的模糊性及其翻译[D];中南大学;2007年

8 肖菲菲;从文化角度谈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9 程华薇;中国古典诗歌的人文精神和青少年人格教育[D];四川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慧;论弗莱“神话—原型”批评对中国古典诗歌的阐释功能[D];内蒙古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58770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58770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bd6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