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古代文学论文 >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发布时间:2016-06-23 06:03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副研究员 黄仲山博士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黄仲山,男,1980年生,安徽六安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文艺学博士

北京市社科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艺术学理论博士后

现为北京市社科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文艺学、美学理论与文化理论。

电子邮箱:hhzzsss@sina.com

 

※学术兼职:

中国中外文艺理论学会会员、中华美学学会会员、中国大众文学学会会员、旅游文学委员会委员

 

※主持项目: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审美趣味变迁与文化权力演变关联性研究”。

北京市社科院2014年一般项目“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现状与问题”。

 

※参编文集:

《北京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2014年、2014年-2015年),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2013年-2014年、2014年-2015年),人民出版社。

 

※发表论文:

●美学与文艺学研究:

《生态视域下动物美学和动物趣味的美学辨析》,载《山西师大学报》2015年第6期。

《生态文学与城市文学的融合困境——反思当代生态文学中的城市意象建构》,载《浙江学刊》2015年第6期。

《审美趣味教育与社会正能量传播的互动关系》,,载《教育评论》,2015年第3期。

《亭文学意象与建筑演变的历史关联与文化互参》,载《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3期。

《美学回归与新变中的美感论》(译文),载《民族艺术》2015年第1期(人大复印资料《美学》2015年第5期全文转载)。

《古代记亭、咏亭诗文的空间意识与空间表达》,载《文艺评论》,2015年第1期。

《隐性“区隔”与显性支配-论审美趣味与审美权力的双向建构》,载《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6期。

《古典诗文中亭意象蕴含的精神文化模式分析》,载《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析唐宋古文家寄游山水的儒学心态——以亭记散文为例》,载《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3年第6期。

《2012年中国文论年度报告》(文艺美学部分),载《中国文学年鉴》2013年版。

《“回到”生活,“沉思”理论——高建平教授学术思想述评》,载《美与时代》2013年第3期。

《被误读的走向和未完成的越渡——大众审美趣味权力化批判的几点反思》,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3年第3期。

《警惕标语体的批评》,载《文学报》2013年1月31日。

《迷茫的追寻和追寻的迷茫——论杜拉斯<直布罗陀水手>中的荒诞与真实》,载《名作欣赏》2012年第6期。

《反思虚拟角色对传统表演艺术体系的影响》,载《四川戏剧》2012年第6期。

《在中西之间寻求学问之道——高建平教授访谈》,载《学术月刊》2012年第3期。

《美学重构语境下图文关系的再思考》,载《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2年第3期。

《解析电影评论界专业话语的两种指向及困惑》,载《电影文学》2012年第3期。

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载《云南社会科学》2012年第1期。

《网络文学的聚合与遴选模式新探》,载《石家庄铁道大学学报》2012年第1期。

《试论文学及文化研究的地域空间维度》,载《安徽文学》2011年第10期。

《试析后现代语境下的电影动漫化》,载《电影文学》2008年第1期。

《以<我打电话的地方>为例解析卡佛短篇小说的色调对比》,载《名作欣赏》2007年第12期。

《失序•失范•失真——关于当下幻想文学发展的几点隐忧》,载《理论与创作》2007年第4期。

《试论近代以来新儒学思想在文艺领域的影响与得失》,载《衡水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

《试析<文心雕龙>论述文理对自然之理的借用》,载《天中学刊》2008年第2期。

《“北姑”与“大圈仔”——解析香港电影中的另类边缘群体》,载《电影评介》2007年第10期。

《从马孔多小镇到迷宫幽径—谈博尔赫斯与马尔克斯的魔幻意识》,载《琼州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幻想文学:走出民族性缺失的尴尬》,载《中国文化报》2007年7月7日。

《概念混乱的幻想文学》,载《文汇读书周报》2007年6月22日。

《幻想文学应走出民族性缺失》,载《中国图书商报》2007年6月1日。

 

●文化与传媒研究:

《北京古城墙的兴废与社会话语变迁》,载《北京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反思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圈地思维》,载《理论月刊》2015年第10期。

《“非遗”传播需对接流行文化》,载《光明日报》2015年8月19日。

《新媒体时代地方性新闻扩散现象及舆论分析》,载《青年记者》2015年第11期。

《当代中国移民文化与文化共同体建构》,载《中华文化论坛》2015年第7期。

《网络媒介中历史古都文化传播的创新模式》,载《青年记者》,2015年第2期。

《2014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报告》,载《北京文化发展蓝皮书2014-2015》(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出版。

《2014年网络媒介中北京古都的历史文化传播》,载《2014-2015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文集),人民出版社2015年出版。

《2013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报告》,载《北京文化发展蓝皮书2013-2014》(文集),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4年出版。

《2013年网络媒介中北京历史名城的文化传播》,载《2013-2014首都网络文化发展报告》(文集),人民出版社2014年出版。

《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传播策略的得失分析》,载《中州学刊》,2014年第12期。

《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现状与问题》,载《文化产业导刊》2014年第11期。

《文化产业发展应从民族性着眼》,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2月3日。

《微博时代需净化网络环境》,载《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8月18日。

《关闭博物馆是动了谁的奶酪》,载《文汇读书周报》2010年11月5日。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古代文学文本中亭意象的审美意蕴,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604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gudaiwenxuelunwen/604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091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